|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8期
|
養羊產業雖為我國傳統重要畜牧業,雖然至今已有 33 篇報告討論台灣羊隻營養、代謝及疾病等問題,但對養羊戶之需求、養羊場經濟損失嚴重疾病及常見疾病等項目均不甚瞭解。
本計畫探討對象為2000年山羊飼養戶普查報告中之養羊產銷班名冊共計 768 戶,利用郵寄方式進行調查,採匿名、封閉式問卷進行訪問。主題分為六部份:經濟損失最嚴重疾病、場內常見疾病、淘汰原因、疾病名稱認知、疫苗需求及現場獸醫服務來源。統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9期
|
自2003年1月至12月止應用組織病理學、直接免疫螢光標示抗體檢查法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技術,檢測6例具神經症狀疑似狂犬病病例及68例流浪犬之腦組織,結果皆未檢測出狂犬病抗原及特徵性病變,證實台灣至今仍為狂犬病之非疫區。另應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檢測3,658件犬隻血清中狂犬病抗體,其中家犬佔1,559件,血清抗體陽性數有980件;陽性率為62.9%,流浪犬佔2,099件,血清抗體陽性數有863件;陽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7期
|
為了防範牛海綿狀腦病入侵我國,亟需建立國內牛海綿狀腦病實驗室診斷技術,緣此,筆者等於2001年出國研習本病之相關診斷技術,至今已建立本病實驗室標準診斷流程,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組織病理學診斷、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西方免疫墨點法及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等,並將這些診斷技術應用於本病之持續性監測計畫中。自1998年至2001年共監測127頭牛腦,檢體來源包括屠宰場或化製場、結核病陽性撲殺場、神經症狀病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7期
|
為瞭解台灣犬隻布氏桿菌病之污染情形,以硫氫乙醇凝集試驗檢測 38 頭種犬血清中之犬布氏桿菌病抗體,結果其中 5 頭 (13.1%) 呈現陽性反應,由此 5 頭中之 2 頭的全血分離到犬布氏桿菌,證明台灣犬隻有犬布氏桿菌病之感染。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7期
|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 ,因其會造成人類或動物腦組織海綿狀病變而被命名。1982年美國神經生化學家Prusiner S.B 於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羊搔癢症 (scrapie) 之致病物質為一不含核酸,僅具蛋白質之粒子,並將其命名為proteinaceous infection particle,此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7期
|
自從美國報告數個人的炭疽病例後,炭疽已成為全球矚目之焦點。其致病原為一種會產生芽孢的炭疽桿菌,溫血動物對本菌有感受性,尤其是牛與羊。一般認為本菌來源自土壤,並不會藉由動物互相傳染。炭疽依感染途徑的不同可分為皮膚型、吸入型及腸胃型。主要致病因子有二,菌體抗原及外毒素,菌體抗原包括細胞壁及莢膜。外毒素分三種,包括保護性抗原 (protective antigen, PA)、致死因子 (lethal f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6期
|
分別以 Lowenstein-Jensen Medium (L-J M) 斜面培養基及Marc-145 細胞培養對結核菌
素( PPD)陽性反應陽性牛、羊及鹿之臟器淋巴組織進行核分枝桿菌之分離。631 頭牛,175 頭
鹿及88 頭羊之病材中,分別分離出391 株牛型分枝桿菌及10 株鳥型分枝桿菌,其餘者仍繼
續觀察中。次將本所分離所得之牛型分枝桿菌 (M. bovis-YL) 株分別於 L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5期
|
將本所分離所得之牛型結核分枝桿菌(M.bovis-YL)株分別接種於初代豬肺臟大吞噬細胞(Swine
alvoelar macrophage,SAM)及株化細胞OCC 和Marc-145,並於接種後第1,2,3,4,5,6,及7 天分別固定﹑染色與鏡檢﹐結果顯示於接種第3 天以後,上述三種細胞培養,經檢測結果,均可見到明顯的結核分枝桿菌增殖。
將 PPD 皮內注射測定,判定為陽性反應牛隻之淋巴
... 詳細內容
|
|
|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40期
|
2004年共監測859例24月齡以上牛腦,其中826例係屠宰場逢機採樣檢體、3 例結核病撲殺牛隻、6 例加拿大進口追蹤列管臨床上呈衰弱或死亡牛隻、1 例流行熱病例及23例採自高齡淘汰乳牛,檢驗結果牛海綿狀腦病皆為陰性。監測59頭24月齡以上羊腦,檢體取自衰弱淘汰乳羊,檢驗結果傳播性海綿狀腦病為陰性。此外應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檢測3,204件犬隻血清中狂犬病抗體,其中家犬佔1,380 件,陽性率為5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41期
|
2005 年共監測571 例24 月齡以上牛腦,其中535 例係屠宰場逢機採樣檢體、2例結核病撲殺牛隻、6例加拿大進口追蹤列管臨床上呈衰弱或死亡牛隻、1例疑似吞食異物致死病例、1例查緝私宰牛隻、1例下痢牛隻及25例高齡淘汰乳牛,檢驗結果牛海綿狀腦病皆為陰性。另監測21 頭24 月齡以上羊腦,檢體取自衰弱淘汰乳羊,檢驗結果傳播性海綿狀腦病為陰性。此外應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檢測2,772件犬隻血清中狂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41期
|
本計畫於2005年接受牧場及各級動物防疫檢疫機關送檢之病例,應用臨床病理學、組織病理學、微生物學並配合流行病學等結果,進行動物疾病病性鑑定及檢診服務,以提供各級動物防疫機關進行必要之防疫措施,充分發揮動物疾病診斷中心之功能,強化動物疾病檢診體系並充實動物疾病防疫網。2005 年完成動物疾病病性鑑定及檢診服務病例數共計2,043例,其中包括草食動物654例(牛590 例、羊63 例、馬1例),禽鳥7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41期
|
針對2005 年台灣地區屠宰場肉用牛568 例、各縣市防疫單位送檢之山羊17例和豬55例、本所疾病診斷中心之街犬300例、台灣大學和屏東科技大學附設動物醫院送檢之輸入犬341例、以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送檢之疑似本病病人5例之血清檢體,以玫瑰苯凝集試驗(Rose bengal test, RBT)進行初歩檢測,其陽性及疑陽性者再以補體結合試驗(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CFT
... 詳細內容
|
|
|
|
分類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第39期
|
藍舌病 (Bluetongue) 為節肢動物媒介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反芻獸。綿羊感染症狀比較嚴重,牛和山羊多為不顯性感染。2003年藍舌病監測計畫,發現金門縣送檢羊隻血清藍舌病抗體陽性率偏高,分別為33%(3/9),81(13/16),100%(18/18)。因些針對這些羊場採集22個抗凝血樣品進行病毒分離。首先,將紅血球以PBS清洗3次,冷凍解凍後靜脈接種11-13日齡雞胚胎蛋。培養7日後,取胚
... 詳細內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