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 傳 染 性 肝 炎
- 內容
一、 病 歷 : 一歲黑色雜種公狗,體重 7 公斤,畜犬有厭食、咳嗽、嘔吐及口腔粘膜出血與黃疸現象(圖1),頸部淋巴結經觸診有明顯的腫大,體溫上升至 39.9 ℃,經數日治療後仍不見療效,故畜主放棄,將其安樂死。 二 、 肉眼病變 : 病犬扁桃腺及氣管粘膜有輕微潮紅,頸部淋巴結潮紅腫大,肝臟明顯腫大變成黃褐色,肝小葉清楚可見(圖2)。另外,脾及腎臟也有腫大現象。
三、 組織病變 : 肝呈現典型的中心區至整個肝小葉的壞死 (Centrolobular-panlobular necrosis) ( 圖3),肝細胞變性至壞死及巨噬細胞的浸潤,在肝細胞、血管內皮細胞、Kupffer cells 內均有嗜鹼性核內包涵體 (BINIB) (圖4)。脾臟淋巴球有流失 (Depletion) 及網狀內皮細胞增生,而網狀內皮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亦有 BINIB (圖5)。腎絲球體腫大及局部間質性腎炎,於 mesangial cells、絲球體及其他微血管內皮細胞均可見 BINIB (圖6 )。小腦出血及大腦有非化膿性腦膜炎,大腦血管內皮細胞也有 BINIB (圖 7)。除此 之外,心、胰臟、胃、舌頭等處血管內皮細胞均有 BTNIB。
四、 實驗室檢查 : 1. 微生物分離:
由肝臟及心臟釣菌,培養於 MacConkey agar 及 Blood agar上,經 37 ℃ 24 小時培養,並無有意義之細菌發育。 2. 電子顯微鏡檢查:
由 Formalin 固定之組織塊,經超薄切片處理後,以電子顯微鏡觀察,在肝細胞可發現許多病毒顆粒(圖8)。 五、 診 斷 : 犬傳染性肝炎 (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六、 討 論 : ICH 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病犬排出的尿、糞便及唾液傳染給健康犬隻。病毒侵入健康犬隻體內,會先在扁眺腺的淋巴濾泡中增殖,而後經淋巴循環至淋巴結,再由胸導管到達血液中,感染 4~8 天後便產生病毒血症。病毒對於內皮細胞及肝細胞具有很強的親和性,此等細胞經常可見嗜鹼性核內包涵體。本病例之病犬粘膜有出血現象,探討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對於血管內皮細胞直接的傷害,造成血管的受損或是由於肝細胞壞死,無法製造足量的凝血酵素原 (Prothrombin),使得血液無法凝固。
患有 ICH 的病犬,在恢復期常出現角膜混濁現象,此現象是病毒於眼前房液中,會引來抗體的作用,形成抗原一抗體複合物,沈積在角膜上而後引起補體反應,造成角膜損傷,乃屬於第三型過敏反應,外觀上角膜呈現混濁的現象,即所謂的 "藍眼症" 。混濁會由角膜周圍逐漸向中央擴散,此過程使犬隻有疼痛的現象,通常不予以治療,但必要時可給予 Atropine 滴眼以減輕疼痛感。若幼犬以 Canineadenovirustype 1 (CAV-1) 製成的疫苗接種,約有 2% 的幼犬會發生此現象,故臨床上都以 Canineadenovirustype 2 (CAV-2) 來取代。
七、 參考文獻 : 1. 李崇道。消化系統。獸醫病理學。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607 - 617。1992。 2. 梁碩麟。犬傳染性肝炎。犬貓疾病防疫手冊。台北市家畜衛生檢驗所編印。1 - 4。 1997。 3. 劉榮標。腺病毒。獸醫微生物學。藝軒。1519 - 1543。1984。 4. Aiello SE, Mays A, Amstutz HE, Anderson DP, Armour SJ, Jeffcott LB, Loew FM, Wolf AM. 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The Merck Veterinary Manual. 561 - 564, 1998. 5. Carlton WW and McGavin MD. Biliary system and exocrine. Special Veterinary Pathology.94 - 97, 1995. 6. Greene CE. 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Dog and Cat. 242 - 250,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