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豬梭狀桿菌及球蟲混合感染
- 內容
一、病歷:
嘉義縣民雄鄉某養豬場,共飼養約800頭豬隻,而哺乳仔豬約有480頭,其中-14
日齡之仔豬均有發病,發病約40頭,死亡20頭,罹病仔豬呈現下痢、消瘦、精神沉
鬱、毛髮粗剛等症狀。
二、肉眼病變:
三日齡的哺乳仔豬解剖可見小腸中後段 (空腸及迴腸部位) 有明顯潮紅腫脹的現
象 (圖1),而二週齡哺乳仔豬解剖切開空迴腸後,可見黏膜面有黃白色偽膜附著 (圖
2)。
三、組織病變:
腸黏膜可見淺層壞死 (圖3) 及纖維素壞死性偽膜附著 (圖4) ,且有腺窩腔的擴
張、氣腫病灶。除此之外,在小腸黏膜柱狀上皮及腺窩上皮細胞內,亦可見呈柳葉狀
或香蕉型之球蟲裂殖子感染。
四、實驗室檢驗:
1.寄生蟲檢查:於載玻片上滴上少許的蒸餾水,刮取腸管中少許內容物,於玻片上與
蒸餾水均勻混合後,蓋上蓋玻片後鏡檢,於100及400倍視野下可見到球蟲卵囊。
2.細菌分離:以無菌採樣棒經心、肝穿刺釣菌,分別在Blood / MacConkey agar劃線,
經37℃、24小時培養,均未培養出有意義之細菌。
五、診斷:
哺乳豬梭狀桿菌及球蟲混合感染 (Clostridial and Coccidial infections in sucking piglets)
六、討論:
產氣芽孢梭狀桿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為一具萊膜、革蘭氏陽性及無運動性
之厭氧性桿菌。本菌可產生多種毒素,依據其毒素的不同可將本俊分為A、B、C、D、
E等菌型,分泌的毒素中主要為α、β、ε、ι。其中以C型菌常對仔豬造成壞死性
腸炎。本菌會產生α和β毒素,β壞死毒素是造成壞死性腸炎的主因。本病主要感染
一週齡以內的仔豬,少數地方流行可發生於2-4週齡豬隻和離乳豬,本病致死率高,
能完全恢復者少。感染源可能來自母豬糞便和皮膚污染。病變於甚疾性及急性期則以
腸道出血為主徵,而亞急性及慢性則以壞死性之黃白色偽膜附著為主。
本菌可由糞便污染母豬乳頭,經由仔豬吸乳後,接觸被污染之乳頭,因此經口食
入梭狀桿菌造成感染,本病為何常發生於哺乳豬,根據Springer及Selbitz (1999年) 認
為哺乳豬本身合成消化酵素不足及母豬乳汁中含有高量Anti-trypsin之成份,因此使梭
狀桿菌所產生β-toxin不能被分解而致病。
球蟲症是一種普遍造成影響仔豬下痢的疾病,他是由原蟲類的寄生蟲所引起。球
蟲會使豬隻生長速率減慢及降低飼料利用率,本病主要造成下痢症狀,通常於7-12日
齡發生,下痢可持續4-6天,臨床上以水樣或糊狀至白色下痢便,本病發生率約
50-70%,但死亡率不一,主要病灶在空迴腸,引起急性以出血為主徵,慢性則以壞死
性偽膜產生,空迴腸絨毛變短;黏膜及腺窩上皮細胞內,可見不同時期之球蟲感染。
本病例須與其他造成仔豬下痢之疾病作類症鑑別,如大腸桿菌症、傳染性胃腸
炎、豬流行性下痢及豬倫狀病毒感染做區別診斷。
七、參考文獻:
1.王烔辰、李崇道、林再春、張照夫。臨床豬病學。華香園出版社。1989。
2.朱瑞民。家畜消化道病理學。合記圖書出版社。101-109,131。1996。
3.李永基。家畜寄生蟲學。藝軒出版社。253-256。1998。
4.李崇道。消化系統。獸醫病理學。藝軒出版社。576-577。1981。
5.楊平政、張志成、朱瑞民。梭菌腸炎。豬病診療。台灣養豬科技研究所。83-84。1996。
6.劉榮標。獸醫微生物學。藝軒圖書出版社。118-119。1996。
7.Taylor DJ. Clostridial Infections. In: Straw B, D’Allaire S, Mengeling WL, Taylor DJ, ed.
Disease of swine 8th ed. Blackwell Science Ltd, USA, 395-412, 1999.
8.Springer S and Selbitz HJ. The control of necrotic enteritis in sucking piglets by means of
a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oxid vaccine. Immunol and Medical Microbiol 24: 333-336,
1999.
圖 1 : 腸道出血潮紅壞死。 圖 2 : 腸道黏膜面有黃白色偽膜。
圖 3 : 淺層黏膜壞死與氣腫。 圖 4 : 壞死性腸炎上有纖維素性偽膜。
圖 5 : 球蟲無性生殖期之裂殖子。 圖 6 : 腺窩上皮中有球蟲裂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