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心肌炎
- 內容
腦心肌炎是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的一種病毒性疾病。豬,以哺乳小豬之心肌炎和高死亡率以及母豬之繁殖障礙為主徵。
發生
腦心肌炎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主要發生於猿猴類和小豬。在豬,大小豬隻均具有感受性,唯一般呈不顯性感染。世界諸多養豬國家均曾有過本病的發生。腦心肌炎,除豬外,其他包括人類、鼠類以及動物園內之草食和肉食獸等多種動物均可能發生。
豬腦心肌炎,據載最早於 1960 年發生於巴拿馬。爾後,相繼於美國佛羅里達洲、新南威爾斯、澳大利亞、古巴、南非、巴西、義大利、瑞士、希臘、加拿大、英國、南韓、比利時和日本等國家均有本病的報導。
腦心肌炎病毒,一般認為屬老鼠病毒,能引起多種脊椎動物的自然感染。在家畜中,除豬外本病毒對其他家畜並未曾造成嚴重的致病性。
病原
病毒學上,腦心肌炎病毒歸屬於小核醣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之心病毒屬(Cardiovirus genus)。為一單鏈 RNA 病毒,毒力因病毒株的不同而有差異。此一具血球凝集性病毒很穩定,可於多種不同動物之組織細胞生長增值。污染腦心肌炎病毒之場地,可利用含碘基或 0.5 PPM 氯之消毒劑予以消毒。
疫情
一般認為老鼠(Rats and mice)為腦心肌炎病毒之保原體(Reservoirs)。感染之老鼠,會排出病毒,且老鼠之病死屍體內帶有大量病毒。豬隻通常因攝取老鼠污染之飼料或飲水或老鼠屍體而遭感染。
感染豬隻雖會排毒,但排出之病毒對其他豬隻之傳染情形如何則未清楚,唯實驗結果證實豬隻可經由人工口服病毒而感染。從某些壁蝨和蚊子雖可分離出病毒,但並無證據顯示其能媒介傳染。
致病過程
腦心肌炎病毒之致病過程,並未完全瞭解。經口感染之試驗小豬,會有病毒血症發生,而且病毒可存在於糞便中達口服後九天之久。耐過小豬,會產生抗體。感染小豬其淋巴組織內含有大量病毒,可能是病毒增殖之主要部位,而病毒含量則以心肌為最高。發病過程則依感染病毒株之毒力、感染劑量和動物易感性的高低而定。致死原因,可能係右心衰竭的結果。本病毒可經由胎盤感染,而造成大多數懷孕母豬於近分娩期時發生自然流產。
臨床症狀
本病極少造成嚴重問題。小豬自然感染時一般呈不顯性感染,但有時也會呈現急性感染而引發諸多感染小豬的突發性死亡。臨床症狀,包括有抑鬱、無神、震顫、嘔吐、運動失調、麻痺、呼吸困難和高熱等。死亡率的高低,依感染病毒株而定,哺乳小豬甚至可達 100%。較大豬和成豬,通常呈不顯性感染,但成豬偶而亦會有死亡現象發生。
懷孕母豬遭受感染時,會於近分娩期時發生流產,木乃伊胎兒增加和小豬離乳前的死亡。此一現象可持續 2-3 個月,並可波及每胎懷孕母豬。
病變
豬腦心肌炎之病變主要為右心衰竭,包括肝腫大、心囊積水、胸水、肺水腫和腹水。心臟,腫大、鬆弛且較無血色(Pale red),甚至可見心包膜下點狀出血。心肌病變,以右心室最為顯著,有散發性黃色或白色病灶,或瀰漫性心肌壞死蒼白區。流產胎兒之心臟,有時亦可見上述之心肌病變。
組織病理切片上,可見心肌炎。心肌纖維呈退行性或壞死性病變,有時甚至有礦質化現象(Mineralization)。腦脊隨炎之病變,在其他某些感染動物雖頗為明顯,但在豬則很少發生。
診斷
豬場發現有下列三種跡象時應質疑可能發生腦心肌炎病毒的感染。(1)小豬離乳前有明顯呼吸困難症狀和突發死亡。(2)小豬離乳前死亡率高,且懷孕母豬於懷孕末期時流產率增高。(3)肉眼解剖和組織切片上發現有右心衰竭和其他典型心肌病變等。
診斷,一般須靠心肌病變以及病毒的分離與同定。若發現有心肌病變時需注意與維他命 E/矽缺乏症及心梗塞等所引發之病變做區別診斷。小豬急性感染病例極易從心肌分離出腦心肌炎病毒。
控制
預防豬場腦心肌炎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撲殺老鼠,使老鼠不存在於豬場。豬隻飼料應予妥善貯存以避免老鼠的污染。同時,禁止從腦心肌炎病毒污染豬場引進豬隻。發現有病死豬時應即刻妥善處理,搬離現場焚毀,以免其他豬隻的沾食並做好豬場各項自衛防疫與衛生管理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國外有死毒疫苗可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