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台灣家禽流行性感冒監測
- 內容
家禽流行性感冒 (avian influenza, AI) 為正黏液病毒 (Orthomyxoviridae)感染引起的一種禽類重要傳染病[20],感染的禽類宿主種類非常廣泛。AI 病毒具有多種不同亞型,已知有亞型H1~H16,N1~N9,由血球凝集素(haemagglutinin; H)及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 N)兩種不同抗原搭配之多種亞型組合[2]。相同亞型病毒株的毒力不同,對於不同種禽類宿主的感受性也不同。通常只有H5 和H7 亞型病毒會引起雞隻及火雞惡性傳染及急速而高度的死亡率[10],稱之為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以往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HPAI 列為A 表之國際通報性動物傳染病,現在OIE 已取消A 表疾病的分類,將所有H5或H7亞型禽流感皆列為需通報的動物傳染病[11]。
家禽流行性感冒與野鳥的帶毒關係調查研究起始於1970 年代[13],陸續有許多學者開始關注及展開對野鳥的流行性感冒調查研究,最後獲得的共識是:不同品種的鳥類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不同的感受性;不同亞型株病毒對不同種野鳥也有不同的致病性。水鳥感染流行性感冒大都不會發病,所以是流行性感冒重要的帶原者 [6,8,12,13,17]。一般來說,野鴨是最普遍的帶毒者 [6,13,16],鷸鴴科鳥類和海鷗所帶的病毒其基因與野鴨的分屬不同群,所以推論在野鳥的AI 病毒保毒者主要分成三群,即野鴨、鷸鴴科鳥類及海鷗[18]。AI 病毒在水鳥體內增殖部位通常只在腸管,不容易刺激水鳥體內產生抗體,所以病毒在微弱的抗體篩選壓力下不易發生點突變而保有穩定的基因群 [4,8]。遷徙性野生水禽繁殖地通常在寒冷的冰雪地帶,是病毒保毒的場所,也是感染新鳥的重要來源,因此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季節常與候鳥遷徙季有關 [6,14,16]。
1997 年底香港爆發H5N1 之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因感染人且造成18 位感染者中6位死亡,陸續至2002 年之間,香港H5N1 病毒一直反覆出現於家禽場或批發市場內。亞洲地區禽流感疫情在2003 年底逐漸擴大,2004 年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多國等多個國家皆淪陷為H5N1HPAI 的疫區。2005 年在中國大陸青海湖出現約6,000 隻野禽感染H5N1 死亡疫情之後,禽流感疫情往候鳥繁殖地西伯利亞一帶,並隨著候鳥遷徙而走向歐洲及非洲國家。
台灣目前仍處於H5N1非疫區,雖然在2004年1~3月養雞場出現了低病原性H5N2家禽流行性感冒,但政府為防堵病毒常在化而變異為強毒的可能性,毅然採行感染場撲殺的措施。2003 年12 月在金門海上查獲走私紅面番鴨及2005年10 月在台中港查獲走私鳥類中均檢測到H5N1 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顯示走私鳥類可能為台灣帶來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之高風險。本計畫X持續性進行的病毒監測計畫,監測的禽鳥包括特定候鳥及家禽,並由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推測及適時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