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豬瘟病毒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台灣田間流行現況
- 內容
豬瘟為一高度傳染性疾病,常併發二次性細菌,如沙氏桿菌之混合感染,是高致死率之法定傳染病。且由於使用豬瘟疫苗防疫時,會遭受移行抗體的干擾,故仍舊無法有效徹底控制豬瘟,經常導致養豬戶重大經濟損失。目前本所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過去與現在自野外所分離之病毒株,依病毒結構醣蛋白基因E2序列及非結構蛋白基因NS5B序列,利用DNASTAR軟體分析其序列後,並比對Paton等人所發表之論文,可將病毒區分為兩個主要族群-即本土型與外來型 (native nd invaded strain),而推測外來之豬瘟病毒為源自1993年歐洲病例所演化移入。進一步分析歷年來台灣地區之豬瘟病毒,發現自民國八十五年以後則未再分離到本土型病毒株,且這幾年來由田間所分離之病毒株皆屬於外來型豬瘟病毒,其中外來型病毒又可細分成兩個亞基因型,而第二亞基因型最早於九十年分離自彰化地區,隨後於雲林台南等地皆有分離出類似之病毒。由於豬瘟病毒之基因極為穩定,中國大陸地區豬瘟流行現況於2001年由涂長春等人所發表之文獻得知,大陸地區流行之豬瘟病毒亦可分成兩大基因族群,其中主要之基因族群亦可細分成三個亞型,我國流行之豬瘟病毒基因經與大陸地區流行毒比對後,結果顯示兩者較為相符。由此結果顯示:取代本土型豬瘟病毒之外來型極有可能來自大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