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
- 內容
一、病歷:
台南縣某一貫養豬場飼養約1,000頭豬隻,據畜主描述最近2週左右,保育後
期豬隻陸續出現腹式呼吸,發生率約30%,少數豬隻於皮膚出現紅色點狀至斑狀病
灶,其中一頭10週齡較嚴重豬隻,部分體表皮膚之紅色點狀至斑狀病灶融合成一大
片紅紫色斑塊,尤其在後肢臀部。
二、肉眼病變:
1.外觀 : 全身皮膚有大小不一紅點至紅斑,部分微突起表面呈暗紅色丘疹 (圖1) ,
尤其在耳朵、四肢、腹部及臀部周圍,臀部更融合成一大片紅紫色斑塊 (圖 2) 。
2.淋巴結 : 全身淋巴腫大、充出血,尤以鼠蹊淋巴腫大約正常的6至7倍。
3.腎臟 : 表面凹凸不平,腫大呈現暗紅色,皮質區可見多發針點狀白點與紅點相間
(圖 4)。
三、組織病變:
1.皮膚 : 表皮層呈現壞死灶,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可見有典型壞死性血管炎及類纖維
素性變性 (圖 5),血管周圍以嗜中性球為主的炎症細胞、少量嗜酸性球及淋巴細
胞浸潤 (圖 6)。
2.淋巴結 : 周邊充出血、間質水腫及淋巴細胞大量流失,並可見多核且呈周邊排列
之藍罕氏巨大細胞 (Laushan’s giant cell) (圖 8) 。
3.腎臟 : 以彌漫性絲球體性腎病為主。可見絲球體變性、壞死,部分腎小管細胞壞
死,鮑氏囊及腎小管腔充滿嗜伊紅性玻璃樣圓柱狀物滲出液 (圖 7)。
四、實驗室檢驗:
肝臟、膽囊、脾臟、肺臟及淋巴結釣菌培養於MacConkey agar及Blood agar上,
於37℃恆溫箱中培養48小時,不見菌落生長。
五、診斷:
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 (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
六、討論
1.PDNS是當今較新的豬隻疾病,本病首先於1993年英國的Smith等所發現。致死
病機轉尚不清楚,據國外研究He’lie (1995)從病理學變化等懷疑是環狀病毒造成第
三類型過敏反應,造成出血性壞死性皮膚炎、絲球體性腎炎及間質性腎炎,故命
名本病為「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但真正病因為單一病原為感染或多種病原混
合感染仍需進一步研究。
2.PCV2感染以侵犯淋巴組織為主,組織病變常可發現林巴組織呈現淋巴細胞流失、
局部多發壞死,而流失的部位常由增生之組織球、網狀細胞填補。而病灶區常可
見大量多核巨大細胞(肉芽腫性淋巴腺病,在網狀細胞中可見特徵性嗜鹼性質內包
含體,成圓形、串狀或大或小,可做為circovirus病原感染之重要依據)。本病例
在淋巴組織中未見嗜鹼性包含體,推測可能與病程有關。
3.PDNS通常發生於8-18週齡肥前及肥後階段的豬隻,而好發於11-14週齡豬隻,
其感染率不高,介於0.5-2.0%之間,但也曾高達7%。
七、參考文獻:
1.林文忠、李維誠、陳冠豪、簡茂盛、劉正義。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九十一年組
織病理研討會專輯。中華民國獸醫病理學會。
2.張聰洲。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動物衛生季刊第十一期。
3.Thomson JR, Higgins RJ, Smith WJ, Done SH. 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as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93-1998). J Vet Med A Physiol Pathol Clin Med. 49; 2002.
4.Segales J, Piella J, Macro E, Mateu-de-Antonio EM, Espuna E, Domingo M. 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 in Spain. The Veterinary Record, May 2, 1998.
圖 1 : 體表皮膚可見有局部多發大小不一,鮮紅 圖 2 : 臀部可見由數個斑塊區融合成一個更大的
色到暗紅色的點狀至斑塊狀丘疹散佈。 紅紫色斑塊。
圖 3 : 皮膚切面下,可見病灶區深入到真皮層伴隨有 圖 4 : 腎臟切面下,可見皮質及髓質呈現暗紅色,皮膚
水腫。 區呈點狀紅白相間。
圖 5 : 可見表皮層及真皮層呈現凝固樣壞死。 圖 6 : 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可見典型壞死性血管
(H&E, 40X) 炎。(H&E, 200X)
圖 7 : 以彌漫性絲球體性腎病為主。可見絲球體及腎 圖 8 : 淋巴結可見淋巴細胞大量流失,並建藍罕氏巨
小管變性、壞死,鮑氏囊及腎小管腔充滿嗜伊 大細胞 (Laughan's cell) 出現。(H&E, 400X)
紅性玻璃樣圖柱狀物滲出液。(H&E, 2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