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病毒
- 內容
一、定義:
豬小病毒為造成豬隻繁殖障礙之重要病因,以胚胎及胎兒死亡為主要特徵,一般在母畜很少發現有外觀臨床症狀。
二、發生及流行病學:
最先於1967年由英國Cartwright與Huck等人報告,而後相繼於日本、韓國、荷蘭、丹麥、美國、紐西蘭、澳州、芬蘭、南非、匈牙利加拿大和法國均有病例發生。據美國及法國研究調查發現,本病為造成豬胚胎或胎兒死亡的主因。
三、病因:
病毒屬於Parvoviridae 科之Parvovirus屬,成熟病毒體不具封套,直徑約25nm,2或3個蛋白外鞘,32個殼粒,為對稱性正二十面體,重量為5.3×106道耳頓(Daltons)。病毒基因組為單股DNA之單向線形分子,核酸大小有5.2 kb,分子量為1.4×106,蛋白外鞘乃由60個蛋白次單位組成。本病毒屬於單一血清型。病毒於細胞核內進行複製,並需要宿主細胞於分裂循環之初期(G2期)或晚期(S期;如DNA合成期)作用產生的DNA polymerases。感染期則會導致大量的核內包涵體,病毒特性相當穩定,可抵抗60℃約60分鐘及pH3到9的範圍。且可凝集雞、大鼠、貓、天竺鼠、人(O型)、恆河猴等紅血球。
四、傳播途徑:
出生前經由胎盤感染,出生後經口及鼻腔感染。其中以污染的畜舍為主要的保毒源。
五、臨床症狀:
本病以死產(Stillbirths),木乃伊胎(Mummified fetuses),胚胎死亡(Embryonic Death)及不孕症(Infertility) 之SMEDI徵候症為主,然而豬隻及種母畜引起之繁殖障礙,均呈不顯性感染。感染時亦有可能與呼吸道及水泡性疾病、新生胎兒全身性疾病及公豬低配種率有關。病毒複製大多於淋巴結、扁桃腺、脾臟、肺臟、唾液腺及其他器官,尤其在周邊血液淋巴細胞發現存在有大量增殖的病毒。經試驗結果,顯示豬隻暴露於病毒後約10 天,會出現短暫而輕微的白血球減少症。接觸感染豬隻有慢性排毒而造成持續性感染。
六、組織病理學:
死亡胎兒發育不全,體表血管鬱血,體腔內出血,水腫,變色,脫水(即為木乃伊樣胎),胎盤亦見類似病變。鏡檢變化有多處器官組織的壞死及炎症反應,或核內包涵體、單核白血球之浸潤等。
七、診斷:
若發現第一胎母豬,於懷孕期間無任何症狀,而見流產或有發育畸型胎時,可初步診斷為本病引起。另有血清中和試驗(Serum neutralization;SN)及血球凝集抑制試驗(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等血清學輔助診斷方法。
八、治療與預防:
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定期實施動物免疫注射,於初產母豬在配種前應用非活化疫苗(Inactived vaccine)或減毒疫苗(Modified live virus (MLV) vaccine),或者利用自然感染方式使正常豬與發病豬接觸產生抗體,均可有效地對抗PPV造成豬繁殖障礙之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