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疱性口炎
- 內容
(一) 定義
水疱性口炎為感染牛、馬、豬的病毒性疾病,在嘴的粘膜或乳頭或腳的皮膚上可見水,繼而生糜爛的病變,死亡率及後遺症少。
(二) 病原
本病毒屬於 Rhabdoviridae,對酸鹼敏感特別是酸。有紐澤西及印第安那二種血清型,而後者又有三種亞型,印第安那 Ⅰ、印第安那 Ⅱ(Cocal) 及印第安那 Ⅲ(Alagoas)。雖然紐澤西及印第安那二種病毒的血清免疫性狀不動,但引起的臨狀症狀則無法區別。
(三) 分布
西半球是主要發生地區,紐澤西及印地安那Ⅰ型在美國、墨西哥、中美洲、巴拿馬、威內瑞拉、哥倫比亞、伊古都 (Ecuador) 和秘魯發生。而玻里維亞及加拿大只有紐澤西型。
(四) 傳播
水性口炎病毒的生態學,目前不太瞭解,仍有很多疑問,如這種病毒如何繼續存在於自然界,如何由動物互相傳染,又如何將病毒傳進一個無感染的動物群。印第安那及紐澤西型也許各有不同的生活史,在印第安那型病毒感染區常是由野生棲息樹上的或半棲息樹上的動物而來,研究者曾由蝨、熱帶沙蠅及蚊子分離到病毒,熱帶沙蠅可將病毒介卵傳到後代或直接傳給他叮咬的動物。在巴拿馬某疫臨內的猴子關在單獨的籠子內也有抗體陽轉情形。在節肢動物出現多的地方,本病也經常發生,因此可以認為印第安那型的傳播與節肢動物有密切關係。但對這種假設有許多人反對,因為大家認為由這些動物所引起的毒血症,尚不足以感染被叮咬的節肢動物。而且在一次的疾病發生,病例的分佈情形常常有許多已接觸的畜場不被感染,這些情況是很難解釋的。另外無法由正在發生疾病疫區內的節肢動物分離到病毒。有些假設認為病毒存在於土壤或牧草中,由吞食或經皮膚及口腔粘膜感染,因此植物或昆蟲為保菌者而脊椎動物的感染則是偶然的事件。紐澤西型病毒在節肢動物增殖的情形還沒被證實。人接觸家畜會被感染,一般經由咽喉頭、受傷的皮膚或空氣感染。主要的感染源為唾液、滲出液或破水表皮或在實驗室處理病毒。
(五) 感受動物
水性口炎病毒可由感染馬、牛及豬分離到。由血清學上可證明更多的野生動物有感染過,在巴拿馬棲息在樹林內的動物可測到印第安那病毒Ⅰ型的抗體。在蝙輻、肉食獸和一些齧齒動物可發現紐澤西型的抗體。人的感染多為實驗室及疫區的工作人員。
(六) 臨床症狀
潛伏期約 2-4 天,症狀很像口蹄疫,所以很容易混淆,本病的特徵為有短暫的高熱,在口腔、乳頭、指間和蹄冠狀帶發生丘疹及水,過多流涎為主要症狀,水泡發生的部位常因不同的病例而異,有些以口腔部位多而其他則以乳頭部位較多發生,豬通常以腳的病變發生較多,其他部位較少發生。感染動物多在一週左右恢復,併發感染細菌、黴菌及乳房炎均為 2 次性的感染。本病引起經濟上的損失主要感染乳牛及豬。
(七) 解剖病變
病變主要發生在口、乳頭及腳的上皮組織。
(八) 診斷
本病在牛及豬與口蹄疫在臨床上不易區別,豬也會感染豬水病的及豬水疹,臨床上很難與水性口炎或口蹄疫區別。初步的診斷可用馬來感染,因沒有其他的病毒性及細菌性疾病可使馬產生水病變,腐蝕性物質或感光過敏症也會產生類似病灶,但由疫情應可區別之。快速的實驗室診斷來區別水性口炎及口蹄疫,對家畜的防疫是相當重要的。通常用的水的上皮為抗原做補體結合反應,本病毒很容易由水痂皮及水液分離到病毒或以小白鼠接種分離病毒。 (
九) 類別診斷
參考口蹄疫部份的說明。
(十) 供實驗室用病材之採集
口腔、腳或乳頭的水上皮必須取下放在甘油或冰箱來運輸,如可能應以無菌方法抽取水液後冰凍運輸,食道喉頭液應以一種 Probang 的收集器收集,並保存於含抗生素的組織培養液內後冷凍輸送,配對血清可做補體結合反應及血清中和試驗來檢查水性口炎的抗體上升情形。
(十一) 實驗室確診
可用補體結合反應及血清中和試驗做最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