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赤羽病
- 內容
(一)病名及病原
1.病名:牛赤羽病 (Akabane Disease)
2.病原:係由 Bunyaviridae 及 Bunyavirus 屬 Simbu 群所屬的赤羽病病毒 (Akabane viros) 感染所造成的傳染病。赤羽病病毒係於 1959 年在日本群馬縣館林巿郊外的赤羽村牛舍內採集的 Culex tritaneniorhychus 及 Aedes Vexans 所分離的新病毒,故命名為赤羽病毒。
(二)疾病簡介
赤羽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早、死產及先天性的關節彎曲症與水腦症症候群 (Arthrogryposis-Hydraencephaly Syndrome:AH 症候群 ),主要是對牛、綿羊及山羊引起生產異常仔牛的疾病。本病在 1972~1975 年曾在日本關東以西大流行。其他在澳大利亞、以色列、土耳其及南非等國家亦有發生。
本省近年來在各縣、巿在夏季時常發生牛隻精神異常、神經症狀無法站立及非化膿性腦膜炎的病例,經 1992 年的 7 至 8 月,在台南縣發生母牛流死產的牧場仔牛血液中及屏東縣小牛非化膿性腦炎發生的牛場,首次由血液中分離出赤羽病毒,經證實是赤羽病病毒的入來株 (Iriki strain),而證實台灣有赤羽病病毒感染的病例發生。
本病是可經由吸血昆蟲 ( 糠蠓 ) 媒介感染的疾病,故本病是被歸類在節肢動物媒介病毒 (Arthropod-Born virus;Arbovirus) 感染的疾病。
(三)典型之臨床症狀及病理理化
本病的病型分為流死產及體型異常或畸型 ( 先天性關節彎曲症,內水腦症 ) 和仔牛非化膿性腦膜炎症狀等 3 種。在日本發生的疫情是流產多發生在每年 8 至 9 月間,而後流產及早產且數量激增,至 10 月為最高峰然後漸減。同時關節彎曲症及伴隨內水腦症的體型異常仔牛則慢速增加,至 12 月激增而在 1 月達高峰,死產亦以 1 月為高峰至 5 月才終止發生。本病具有季節性及地域性之發生。赤羽病的流行,約 3-5 年為 1 週期,此係飼養牛的新舊牛更新較頻繁,致未獲免疫之牛被感染所致。
本病在臨床上母牛於病毒感染時及懷有異常胎牛期間,並無明顯症狀。而母牛發生流產往往是懷孕初期 (2-4 個月齡 ) 受到病毒感染時較易發生。懷孕前期感染之流產胎兒外觀近似正常胎兒,但亦有長期留於胎內而形成黑子者。早產和死產者多有體型異常或是大腦缺損,仔牛產期比預定日較早產的趨向,異常牛仔體重較輕,有些起立不能,間歇性癲癇樣發作,連續性四肢迴轉或屈折,頭頸部反張等神經症狀,能站立的仔牛呈茫然佇立及迴旋運動,反復起立倒轉的動作或亂撞等運動障礙,病牛吸吮母乳能力微弱,甚至要以人工補助哺乳,同時也出現視力障礙及眼球白濁症狀。而出生後仔牛感染病毒則往往形成神經症狀,如精神異常、後肢麻痺無法站立的症狀,或是伴隨其它感染而有非膿性腦膜腦炎的症狀。
關節彎曲症是母牛懷孕 4-5 月齡時受到病毒感染而造成畸型,前肢的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一側或兩側均有,若左右均極度彎曲則多伴有大腦缺損。後肢發生彎曲的情形較前肢少,也多發生在飛節及膝關節。彎曲程度由外觀看無異常但走路步樣不靈活而以蹄尖著地走,四肢僵硬且起立困難。關節有的屈曲固定而無法伸長,有的則不能屈曲而呈伸展狀態。脊椎彎曲症與四肢關節彎曲同時出現,脊椎常向側方呈 S 狀彎曲或向背方彎曲,有的則可見斜頸、頸部扭曲和不正咬合。至於骨頭的數目和大小及關節面均無變化。
大腦缺損 ( 內水腦症 ) 外觀可發現視力減退,盲目、眼反射消失、角膜白濁、發炎、潰瘍等眼睛異常。容貌癡呆,有時頭部外觀膨大,顏面左右稍扭曲,多呈遲鈍但有些稍有神經過敏。 赤羽病的病理變化在中樞神經及骨骼肌或是體型異常的病例可以發現明顯病變:
1.中樞神經
(1)非化膿性腦脊髓炎:在中樞神經組織中可見血管周圍之圍管現象,圍管細胞種類以組織球、漿細胞及淋巴球為主。
(2)大腦缺損:在肉眼上可見各種形狀之大腦缺損,該部位的腦實質與腦軟膜之間,滯留腦脊髓液,在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大腦表層之灰白質一部分脫落,白質直接接到腦軟膜,在灰白質脫落部周圍的白質發生裂隙。
(3)脊髓腹角的神經細胞消失與減數:脊髓的腹角,組成運動性中樞的神經細胞消失或顯著的減少。
2.骨骼肌病變與體型異常
(1)骨骼肌病變:肉眼病變呈白色或黃色,失去光澤與彈性,呈水腫樣或膠樣,肌束本身短小,容積也顯著的減少。
(2)矮小肌症:在同一肌束內有多種形態的肌織維,多數的肌束由矮小肌纖維所成。矮小肌症出現在體型異常的部位,如彎曲的四肢,斜頸的頸部,彎曲的背部或顏面的骨骼肌為多。
(四)應採病材
進行病毒分離的材料,是採集流產胎兒的腦、脊髓或是胎盤。對發生無法站立的而淘汰的牛隻,經剖檢檢查後採集的各臟器,以培養液 (GIBCO Co.) 添加抗生素製成的 10 倍乳劑,超低溫 2,500rpm 離心後取上清液保存,供病毒分離用。
現場懷疑病例的牛隻則採集加抗凝劑全血,先經 2000rpm 離心 5 分鐘,分離出血球液及血漿,經分別收集血漿後,血球液部份再經滅菌過的 PBS 清洗 3 次後,以 PBS 還原為原來全血容積,再置入 -80℃ 冷凍保存供病毒分離用。
(五)綜合診斷
1.赤羽病病毒之分離與同定 病毒分離用細胞:主要使用 HmLu-1 及 BHK-21 繼代細胞。細胞培養用培養液是以 Eagle's MEM,添加 8﹪胎牛血清,並以 7.5﹪NaHCO3 調整 pH 為 7.0-7.2。以 24 孔組織培養盤先行培養形成單層細胞,於接種前以無菌 PBS 或 MEM 清洗細胞,然後接種 0.2ml 臟器的乳劑上清液或是血球液,在 37℃5﹪CO2 的恆溫箱中進行吸著作用 30 分鐘。再將乳劑吸出後以 PBS 清洗細胞 1 次,然後加入含 2﹪Bovine Serum Albumin 及 10﹪Tryptic Phosphate broth( 以7.5﹪NaHCO3 調整 pH7.0-7.2) 的細胞培養液 1ml 再送入 37℃,5﹪CO2 的恆溫箱中培養,並觀察 2-7 日看是否有細胞病變產生。初代分離若沒有細胞病變產生,必須再做 2 至 3 次繼代。而有細胞病變產生之上清液可進行電子顯微鏡檢測,或是血清中和試驗作為診斷依據。
(1)電子顯微鏡檢測:
從接種乳劑產生細胞病變的細胞上清液,先以 3,000rpm 離心 30 分鐘去除雜質,然後再以超高速離心 10 分鐘 (90,000rpm 氣動式離心機 )。取出沉澱物經負染色後,以電子顯微鏡檢測有無病毒顆粒。赤羽病病毒的型態為圓型或卵圓型,並且有外套膜包被著,病毒顆粒大小為 90 至 100nm。
(2)血清中和試驗檢測:
將分離的病毒株進行 10 倍序列連續稀釋後,加入抗赤羽病病毒的標準血清進行中和試驗,以血清中和的病毒力價和未加血清的病毒力價比較,以證實病毒是否受標準血清中和,而判定分離的病毒是否為赤羽病病毒。2.免疫學診斷方法 牛隻一旦受到牛赤羽病病毒感染後,其體內會產生抗病毒之特異性抗體,故檢測牛血清中是否有抗體就可診斷牛隻是否已感染病毒。介紹下列二種方法供檢測牛赤羽病抗體:
(1)中和試驗:
測試中和抗體之前先要準備一批試驗用病毒,測試其病毒力價,然後小分裝保存於 -80℃ 冰箱中,待每次作中和試驗時取出稀釋使用。受測試的血清必須先經非化 ( 在 56℃ 水浴槽浸置 30 分鐘 ),以去除非特異反應因子。取血清 0.05ml 和稀釋液 (MEM)0.05ml 混合在無菌平底培養盤上做兩倍序列連續稀釋,並對每一個稀釋倍數做 4 個重覆,然後加入 0.05ml( 含 200TCID) 的病毒液,經震盪混合均勻後,再送入 37℃5﹪CO2 之恆溫箱進行感作 1 小時。經感作後加入 0.1ml 含 3×105 個細胞的細胞懸浮液,並震盪混合均勻,再以透明膠帶封住,置入恆溫箱培養觀察。經觀察 7 天後以形成單層細胞但未產生細胞病變的最高稀釋倍數換算為血清中和抗體力價。並以抗體力價大於或等於 2 倍而判定為牛赤羽病抗體陽性。
(2)血球凝集抑制法試驗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
牛赤羽病病毒經證實可對鵝的紅血球有凝集性,因而可藉此特性進行血清學的 HI 力價測試,以證實有無抗牛赤羽病的抗體,而可檢測出是否受病毒感染。 該試驗所用之病毒抗原是以哺乳鼠腦內接種增殖病毒後濃縮而成。試驗時先進行病毒凝集抗原的力價測試,所用的抗原稀釋液是硼酸緩衝鹽水 (BBS,pH=6.0) (附錄 1),進行 2 倍序列連續稀釋 ( 附錄 2),再加入 0.3﹪以磷酸緩衝鹽水 (VBS;附錄 1) 稀釋的鵝紅血球懸浮液,經震盪後放置在室溫一小時反應後判定抗原紅血球凝集力價。而進行血清 HI 反應是用 4 單位的紅血球凝集力價。 牛血清在進行 HI 測試前須先以保存在 -20℃ 的丙酮液 (Acetone) 處理兩次。方法是取未經非化之血清 0.2ml 於小試管加 2ml 之冷丙酮液後振盪 5 分鐘,然後以 1,500rpm 遠心 5 分鐘,去除上清液,依此做兩次,剩下血清沉渣物附在試管壁,放入真空乾燥器以真空幫浦減壓乾燥,然後加 2mlBBS,以橡皮塞栓塞後加以振盪放置在 4℃ 一夜讓附在試管壁的血清沉渣物溶解,再加入以生理鹽水洗淨的新鮮鵝紅血球液 0.1ml,在室溫進行非特異性物質吸附 30 分鐘,再以 2,000rpm 遠心 5 分鐘。取其上清液於另外試管中 56℃ 30 分鐘非化以此處理之血清即為稀釋 10 倍之血清。 處理過的血清以 BBS 稀釋液做 2 倍序列連續稀釋 ( 附錄 2),及加入含 4HA 單位的病毒液 0.025ml,經震盪均勻後放在室溫感作 60 分鐘,然後才加入 0.3﹪鵝紅血球懸浮液 0.025ml,經震盪均勻靜置在室溫反應後判定。以抑制病毒凝集血球的最高稀釋倍數定為 HI 力價。並以 HI 力價大於或等於 10 倍而判定為牛赤羽病抗體陽性。
3.病理學診斷 進行赤羽病的病理學診斷,主要是在中樞神經及骨骼肌或是體型異常的病例可以發現明顯如上訴的病變。
(六)確診依據
目前本病的診斷依據是以病牛的病毒分離為主,尤其牛隻在呈現神經症狀或是流產胎兒,所採集的病材病毒分離率較高。而發生牛群的抗體反應也可為診斷依據。
(七)參考文獻
1. 廖永剛、呂榮修、黃士則、張秋燕 (1994) 臺灣牛群感染赤羽病及中山病症毒之疫學研究,臺灣省畜衛所研報 30:47-54。 2. Albusaidy S.M., Mellor P.S. and Taylor W.P. (1988) Prevalence of Neutralising antibodies to akabane virus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 Vet. Microbiol., 17:141-149. 3. Allingham P.G. and Standfast H.A.(1990) An investigation of 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akabane virus in culicoides brevitarsis. Australian, Vet. J., 67(6):273-274. 4. Goto, Y., Inaba Y., Miura Y.(1978)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Akabane virus infe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Vet. Microbiol., 3:89-99.5﹒ 5. Inaba Y. and Matumoto Y.(1990)Akabane virus In:Z.Dinter and B.Morein(EDs) Virus Infection of Ruminants, Elsevier Science Pub. Co. N.Y. pp. 467-480. 6. Haughey K.G., Harttey W.J., Della-Porta A.J. and Murray M.D.(1988) Akabane disease in sheep. Aust. Vet. J. 65(5):136-140. 7. Jennings M. and Mellor P.S. (1989) Culicoides:Biological vectors of akabane virus. Vet. Microbiol., 21:125-131. 8. Kirkland P.D., Barry R.D., Harper P.A.W. and Zelski R.Z.(1988) The development of Akabane virus-induced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in cattle. Vet. Rec., 122:582-586. 9. Kurogi, H., Akiba K., Inaba Y. and Matumoto M.(1987) Isolation of Akabane virus from the biting midge Culicoides Oxystoma in Japan. Vet. Microbiol., 15:243-248. 10. Miyazato S., and Miura Y. (1989) Encephalitis of cattle caused by Irki isloate a new strain belonging to Akabane virus. Jpn. J. Vet. Sci., 51:128-136. (八)附錄
1. 血清凝集抑制法中試藥配方 (1) 磷酸緩衝鹽水 (VBS, PH=6.0) 配方 ( 紅血球懸浮液泡製用 ) 氯化鈉 (NaCl) 1.023g
磷酸二氫鈉 (NaH2PO4.2H2O) 1.032g
磷酸一氫鈉 (Na2HPO4) 0.20g
去離子水 ( 二次蒸餾水 ) 50ml(2) 硼酸緩衝鹽水 (BBS, PH=9.0) 配方 ( 抗原及血清稀釋用 ) 牛血清蛋白 2.0g
精製 Gelatin 0.001g
氯化鈉 (NaCl) 0.701g
硼酸 0.309g
去離子水 ( 二次蒸餾水 ) 100ml2. 牛赤羽病病毒抗原之 HA 與 HI 反應 (1) 紅血清懸浮液調製法:以抗凝劑 (Alserve) 採集鵝血液,經棉花濾過後將血球液以 2,000rpm 離心 5 分鐘後去除血漿,再加入生理食鹽水至原來體積量震盪均勻後以 2,000rpm 離心 5 分鐘,去除上清液,經 3 次同樣步驟清洗血球後,取洗淨之紅血球層液和 VBS 液製成 0.3﹪v/v 牛紅血球懸浮液供為 HA 和 HI 試驗用。 (2) 判定:HI 價以完全抑制血球凝集之血清最高稀釋倍數表示,判定時應注意下面幾點: a. 血清及血球對照不呈現凝集現象。 b. 使用抗原須呈 4 單位。 (3) 注意事項: a. 赤羽病抗原的 HA 價對 pH 的敏感性很高,當 pH 稍有變化會影響 HA 力價,故供用器具要充分洗淨,並且抗原最好是新鮮泡製。 b. 使用的血球要新鮮,因為製作 VAD 血球懸浮液,其鹽的濃度比較高,所以泡製後時間過長會引起溶血要注意。 c. 反應用試藥液,用久後須注意其 pH 值的變化,最好能檢測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