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豬沙氏桿菌症
- 內容
(一)病名及病原:
1.病名:沙氏桿菌是由沙氏桿菌屬所引起的細菌性疾病。1886 年 Salmon 及 Smith 最早從感染豬瘟的豬分離到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20 年後證明本菌為協同感染菌。
2.病原:本菌由罹患本病病豬分離的沙氏桿菌菌型有 S. choleraesuis、S. derby、S. typhimurium、S. panama、S. weltevreden、S. typhisuis、S. stanley、S. heidelberg、S. agona、S. brandenburg、S. infantis、S. tananavive、S. muenster、S. paratyphi C。
(二)疾病簡介:
從很多報告上知道,豬屠體及零售市場的豬肉沙氏桿菌分離率很高,但是引起豬沙氏桿菌症的菌種以 S.choleraesuis 及 S.typhimurium 最常被分離,其他菌種之沙氏桿菌經由不顯性感染豬污染環境及食物引起人沙氏桿菌症。
豬感染沙氏桿菌,臨床上會產生腸炎、敗血症偶而會出現肺炎、腦炎、腦膜炎及乾酪樣淋巴腺炎等症狀,也有不出現任何症狀者。(三)典型之臨床症狀及病理變化:
1.敗血性沙氏桿菌症:
患豬呈現抑鬱、遲鈍、衰弱、無食慾,體溫在 40℃ 以上,耳朵、四肢及背部中央發紺會漫延至腹部,發病 2~3 天後,部份病豬出現黃色水樣下痢,少部份豬出現肺炎 ( 咳嗽 ) 症狀。
解剖可見耳、腳、尾及腹部皮膚充出血。肺、腸粘膜、胃粘膜出現多發性出血點、淋巴結腫大出血、脾腫大、肝亦充血腫大,可見白色壞死點、肝細胞壞死、副傷寒小結內有較多的紅血球及纖維素,竇狀隙內有多量、多種炎症細胞,淋巴結有多發性壞死、中性球浸潤,脾有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全身各處微血管均可見到纖維素性栓塞及細菌塊。2.腸炎型沙氏桿菌症:
主要發生於 3~5 週小豬,初期水樣下痢,漸漸變為黃色、灰色之粘液狀糞便,病豬消瘦,數週後死亡。
死亡病豬外觀消瘦,剖檢為局部或瀰漫性壞死性腸炎,腸管模糊有許多大小不等圓形潰瘍,腸繫膜淋巴結腫大,肝出現小白點,腸粘膜出現局部瀰漫性潰瘍、上皮細胞大量壞死脫落、粘膜固有層及肌肉層有大量巨噬細胞及淋巴球浸潤。(四)應採病材:
1.敗血症狀:採集肝、肺、脾等器官分離。
2.腸炎型:從膽囊分離,腸繫膜等淋巴結次之,糞便中不易分離。
(五)綜合診斷:
1.病原分離與鑑定:
分離本菌可從病畜心血、肝、肺、脾、膽囊等器官直接採樣培養於固體培養基上,包括 Blood agar、MacConkey agar、Salmonella-ahigella agar、Brilliant green agar、Bismuth sulfite agar。
若混有其他腸內菌,可以用選擇性增菌培養基 (Selective enrichment media) 包括 Selenite broth、tetrathionate broth,經 37℃,18 小時後,再釣菌培養於具選擇性之固體培養基;分離出來的菌落再進行生化學鑑定;一般沙氏桿菌是 Lactose、Sucrose、Salicin 不發酵,可以發酵 Glucose、Maltose、Mannitol、Ducitol、dextrin,產生酸,不分解尿素,可以液化 Gelatin。2.血清學診斷:
沙氏桿菌有許多不同的體抗原 (somatic antigen),因具運動性有鞭毛,有鞭毛抗原 (flagella antigen),鞭毛抗原分為兩相:第一相 (phase 1) 及第二相 (phase 2)。
經分離及生化學測定為似沙氏桿菌後,以多價 o 抗血清和 2-3 個菌落細菌混合行玻片凝集試驗 (Slide agglutination test),產生凝集陽性反應後,再以單價的 o 抗血清行玻片凝集試驗,確定所屬之體抗原群的沙氏桿菌;一般實驗室確診到體抗原即可。
繼續將細菌培養於 Trypticase soy broth 行試管凝集試驗確定 phase 1 及 phase 2 的 H 抗原,確定沙氏桿菌屬;鞭毛抗原的鑑定可以委託設備較完善的實驗完完成。3.病理學診斷:
(1)敗血症:多發性出血點、淋巴結腫大出血、脾腫大、肝腫大充血有白色壞死點;組織學上可見肝細胞壞死,副傷寒小結內有較多的紅血球、纖維素、竇狀隙有各種炎症細胞;脾有網狀內皮細胞增生,淋巴結多發性壞死、中性球浸潤;各處微血管可見纖維素性栓塞及細菌塊。(2)腸炎型:腸管粘膜有許多大小不等圓形潰瘍,上皮細胞壞死脫落,粘膜固有層及肌肉層有大量巨噬細胞、淋巴球浸潤。(六)確診依據 沙氏桿菌症的確診除了組織病理學出現典型的變化外,仍需靠微生物學檢查,培養出 S.choleraesuis 或 Salmonella spp. 即可獲得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