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對大鼠之毒性
- 內容
一、 病歷:
六週齡大鼠(Wistar strain)購自臺大動物中心,試驗分對照組及處理組,各組取十隻,雌雄各半,體重 150±20 克為供試鼠隻。處理組大鼠以塑膠針筒套上不鏽鋼胃管(直徑 2.25mm,長度 95.0mm),將藥劑依體重強迫灌食四氯化碳 0.5ml/kg(10ml/kg/bw),對照組則僅投予 polyethylene glycol-200 之溶劑,每週五天連續三週後解剖。每週稱大鼠體重,實驗結束以乙醚麻醉大鼠後放血,檢測血液相、血液生化值、臟器/體重百分比(%),臟器分別浸於 10% 中性福馬林固定一週後製成組織切片,以 H&E 染色,於光學顯微鏡下觀 察組織病理變化。
二、 血液相及血清生化值檢查:
處理組大鼠之 RBC 總數及 Hb 值顯著下降;AST,ALT及ALP活性均呈顯著性升高。 三、 肉眼病變: 處理組大鼠於處理後逐漸呈毛髮不佳、沉鬱、消瘦、口角染有暗紅色穢液並有下痢便等中毒症狀,一週後體重開始減輕。解剖可見肝臟表面黃而蒼白,明顯腫脹粗糙且觸感較硬(圖 1),另外亦引起脾臟腫脹。 四、 組織病變: 處理組大鼠肝細胞腫脹且有廣泛性空泡化等脂肪變性變化(圖 2);膽管上皮增生,肝細胞有絲分裂現象增加(圖 3,4)。 五、 診斷: 四氯化碳對慢性中毒 (Carbon Tetrachloride Poisoning) 六、 討論及參考文獻: (一)討論: 四氯化碳被廣泛使用於化學工業,於化學物合成過程中經常作為溶劑用途,已知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會造成肝臟中心區細胞產生凝固樣壞死及延長凝血時間 (4),但低劑量慢性中毒事件則經常被忽略。 由本實驗得知,長時間低劑量經口給予四氯化碳除導致大鼠體重下降,肝臟受損顯著造成肝、脾腫脹等肉眼可見病變外;血清中 AST,ALT 及 ALP酵素活性顯著性升高,紅血球數目及血紅素減少之低色性正球性貧血 (hypochromic normocytic anemia)等毒性。顯微鏡下肝細胞空泡化脂肪變性,肝細胞腫脹及有絲分裂增加,顯示肝細胞受四氯化碳傷害後之肝細胞再生,而膽管上皮增生則肇因於肝細胞損傷,膽汁無法順利排出之後果(1,4)。 食用或藥用化學物合成或萃取過程中,除四氯化碳經常作為溶劑外,其他如 Chloroform,Pentanol,Octanol,Hexanol....等溶劑亦常被使用,倘若過程中有四氯化碳污染或混合使用,則會增加對肝之毒性傷害 (2,3)。 (二)參考文獻: 1. 廖俊旺、王順成。快速誘導致肝癌法之研究。中華民國獸醫學會雜誌。 17:133-140。1991。 2. Allis JW, Ward TR, Seely JC, Simmons JE. Assessment of hepatic indicators of subchronic carbon tetrachloride injury and recovery in rats.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Toxicology. 15: 558-570. 1990. 3. Pritchard DJ, Wright SS, Butler WH. The assessment of chemically induced liver injury in rats.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7:229 -236. 1987. 4. Ray SD, Mehendale HM. Potential of CC14 and CHC13 hepatotoxicity and lethality by various alcohols.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Toxicology. 15: 429-440.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