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 敗 血 性 沙 門 氏 桿 菌 症
- 內容
一 、 病 歷 : 畜主飼養約500頭豬隻,於1~2天前有豬隻開始腹式呼吸,發病約50頭,死亡約20頭,以氯黴素(泰樂松)治療無效,飼料添加Ampicillin和TS1無效,約3天後,即消瘦、皮膚發白,隨之死亡。此批豬為向外購買3~4週齡仔豬加以飼養。該場仔豬曾有溶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發生,約死亡150頭,但經指導消毒、隔離及抗生素治療後已獲改善。 二 、 肉眼病變 : 1. 外觀:四肢末端、腹部、耳翼發紺潮紅,流鼻血。(圖1) 2. 肝臟:瀰漫性針點狀出血、腫大。(圖2) 3. 脾臟:腫大。 4. 泌尿系統:腎雙側皮質部密發針點狀出血點。(圖3)
5. 消化系統:胃粘膜散發局部出血斑。
6. 胸腔:胸水稍微增加。
7. 心臟血管系統:心外膜和心內膜局部斑點狀出血。
8. 呼吸系統:肺雙側尖、心、橫隔葉瀰漫性水腫,雙側心葉和橫隔葉多發出血斑、質硬。
9. 淋巴結:腫大出血。 10. 神經系統:腦膜充血。
三 、 組織病變 :
1. 肝臟:多發局部出血壞死灶,其周圍及肝竇狀隙有網狀內皮細胞及淋巴球聚集。(圖4)
2. 肺臟:肺小葉間隔充滿嗜伊紅性水腫液,肺實質充滿大量紅血球,肺泡內襯細胞增生,肺小動脈及靜脈含粉紅色均質樣血栓及單核炎症細胞。
3. 腎臟:腎皮質部絲球體微血管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髓質部充血、腎小管上皮變性、管腔有粉紅色物質聚集。
4. 胃:粘膜頂端上皮脫落,其小血管含粉紅色均質樣小血栓,周圍有紅血球浸潤。
5. 皮膚:真皮層及皮下小血管充血,內含粉紅色均質樣小血栓。
6. 脾臟:實質內許多粉紅色纖維素聚集,網狀內皮細胞增生。
7. 腦:腦膜血管充血,少量單核炎症細胞浸潤。
8. 淋巴結:周邊血管極度充出血。
四、 實驗室檢查 :
1. 細菌檢驗:
以血液培養基(Blood agar plate)、馬康奇培養基(MacConkey agar)作為初代分離之培養基,分別從心、肺、肝、膽囊和脾釣菌劃線培養,置入37°C培養箱中培養24~48小時,於馬康奇培養基形成灰白色、圓形、直徑2~4mm大小菌落,而於血液培養基形成乳白色、圓形、直徑2~4mm大小菌落,由此初代培養基中挑取有意義之菌落進行純化後,疑為Salmonella sp. 之細菌,以API 20E細菌快速鑑定系統鑑定為Salmonella choleraesuis,並依Kanffman-White scheme方法以抗血清(Diffco)鑑定Salmonella sp. 之血清型,其Somatic Ag為C1:6.7。
2. 生化學檢驗:
3. 螢光抗體檢驗: 扁桃腺及腎臟冷凍切片HC螢光抗體呈陰性反應。
五、 診 斷 :
豬敗血性沙門氏桿菌症(Septicemic Salmonellosis in Pigs)
六 、 討 論 :
豬沙門氏桿菌症之臨床症狀可能由於敗血症或大小腸炎之結果,有時爆發肺炎、腦膜腦炎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症狀。沙門氏桿菌性敗血症主要發生於小於4個月之離乳豬,有時發生上市豬及種豬群造成急性死亡,臨床上以沈鬱、食慾減退、發熱、呼吸急促為主;肉眼病變則包括耳翼、四肢、尾部、腹部發紺,胃底部充血至進一步梗塞。脾腫大、肝散發粟粒狀小白點,肺臟間質性出血性肺炎,腎皮質部及心外膜有時可見點狀出血;組織病變以肝臟多發凝固壞死灶及組織球聚集,其他病變有類纖維樣小血栓於胃粘膜,發紺之皮膚、絲球體、肺臟等器官,及脾臟和淋巴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其類症鑑別應包括鏈球菌、豬丹毒、弓蟲症、豬瘟。沙門氏桿菌性大小腸炎以下痢為特徵,可能為急性或慢性,多發生於離乳至4月齡豬隻,種豬群亦常爆發,且死亡率高,肉眼病變以大腸潰瘍為主;組織病變以潰瘍性壞死性腸炎為主,類症鑑別應包括豬赤痢和壞死性腸炎。沙門氏桿菌症其他症狀包括神經症狀、直腸狹窄引起結腸膨脹、肺炎及淋巴腺炎。豬隻呼吸道疾病因相當多且常混合感染,除本病外,尚有豬繁殖呼吸症候群、假性狂犬病、黴漿菌、放線桿菌、巴氏桿菌及鏈球菌均曾被診斷為病因之一。
其預防與控制,必須在完善的飼養管理衛生消毒下,並配合疾病診斷和監控,在充分瞭解致病病因,及各病因間之關係後,擬定何時,如何和需不需要,來有效使用疫苗和藥物,以達到適時適用的原則。本病例由臨床、肉眼、組織病變應屬沙門氏桿菌性敗血症。
七 、 參考文獻 : 1. 邱雲棕、魯懿萍、鄭益謙、劉振軒、陳姿妤。豬霍亂沙氏桿菌性肺炎之病理學研究及藥物感受性試驗。中華民國獸醫學會雜誌24(2):99-108。1998。 2. Wilcock BP. Salmonellosis. In:Leman AD et. Disease of swine, 6th ed.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508-519, 1986. 3. Jubb KVF, Kennedy PC, Palmer N. Porcine Salmonellosis. In: Pathology of Domestic Animal. 3rd ed, Academic Press, 140-143,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