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時期 |
無季節性, 但氣溫急劇變化時易發生。 |
病原體、病媒種類及環境因素 |
大腸桿菌E. coli。經口感染,於小腸增殖,並分泌一種或多種毒素如STa STb,LT等。
常發生於緊迫後或改變餵食習慣。 |
感染動物 |
出生至離乳前後的豬。 |
潛伏期 |
視細菌,宿主,環境而定。僅具毒性因子的大腸桿菌,被宿主大量食入,才能引起下痢。 |
經 過 |
數小時至數天 |
預 後 |
良好 |
臨 床 症 狀 |
程度不一的下痢,脫水,偶見嘔吐及棕色血便。 |
病理學診斷 |
沒有特殊症狀及組織病理變化。胃擴張,內可能含未消化乳渣或飼料,胃大彎梗塞。小腸擴張,偶見淤血 |
血清學診斷 |
凝集試驗法 |
病原學診斷 |
細菌分離,培養與鑑定。 |
類 症 鑑 別 |
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球蟲, 大腸桿菌性下痢糞便為鹼性, 病毒性下痢為酸性, 但確診需作病原分離鑑定。 |
免 疫 計 畫(包括疫苗注射適期) |
免疫母豬是預防仔豬大腸桿菌性下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家疫苗可用下痢仔豬腸內容物之培養物,母豬分娩前一月口服免疫,但須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及確定無其他病原存在。或使用死菌或纖毛疫苗,在母豬分娩前6週及3或2 週免疫。但需注意抗原型別。 |
治療方法、病媒驅除法及其他對策 |
治療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劑,並需注意抗藥性及耐存性等問題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