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性感冒(牛流行熱)之預防及發病牛之護理
- 內容
一、流行病學
牛流行性感冒又稱牛流行熱,病原為桿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牛暫時熱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virus, 簡稱BEFV),經由庫蠓等昆蟲媒介傳染,所引起之一種牛病毒性疾病,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亞洲、中東及大洋洲等地。臺灣曾於民國56年、72至73年間、78至79年間及85年爆發過四次大流行,皆造成相當大之經濟損失。本病的流行率、範圍及嚴重程度,每年不同,乃由於牛群抗體分布消長關係,呈現週期性爆發流行的現象。亞熱帶地區的發生季節約為夏天至早秋,視昆蟲之繁殖及風向移動而定。本病僅感染牛隻,各年齡牛隻皆有感受性,通常牛齡六個月至二歲者最易受感染而發病。流行地區的感染率約35-100%,如能作迅速及正確的牛隻看護處置,一般而言,死亡率不會超過1-2%,但如果環境不良或發病牛看護處置不佳的情形下,一些牧場的牛隻死亡率亦可升高至10-20%。
二、臨床症狀
本病的病程可分成三期:(1)第一期為急性發熱期,肛溫通常超過40℃,患畜可能會顫抖、弓背、流涎、眼及鼻有分泌物、攝食及反芻停止、泌乳減少。(2)第二期時,出現肌肉僵硬、跛足,關節可能腫脹。(3)第三期為回復期,大多數患畜恢復攝食及飲水,但部分可能由於肌肉或脊髓受損而無法站立而需淘汰。
患畜臨床症狀的出現,常非常突然,各病畜的嚴重性不一致。依據動物接種實驗的結果顯示,病毒接種後65-122小時內牛開始發燒,發燒呈雙波或多波熱,間隔2-12小時的正常體溫。第一波發熱時之臨床症狀通常不明顯,肌肉的震顫抖動症狀通常發生在體溫上升時期,跛足或無法站立較常發生於第二波熱以後。病程通常很短,於2-3天內恢復,但約有1%的病畜會因死亡或因無法站立而遭到淘汰。
本病之診斷,依賴上述之臨床症狀與實驗室診斷。實驗室診斷包括血清學檢驗及病毒分離、鑑定等,皆須於獸醫檢驗單位中進行。
三、預防
牛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目前僅知是藉叮咬動物的昆蟲如蚊子、庫蠓等傳播。流行季節也與此類昆蟲的繁殖與隨風移動有關,由於環境中此類昆蟲媒介無法加以完全消滅,因此本病的預防方法,各國仍以採用疫苗控制最為有效。
我國已開發並量產本病的死毒疫苗。依據澳洲經驗,牛隻六月齡以上時,施行第一次免疫,4週後再補強一次可獲較長之保護效果;以後每年均須至少補強免疫一次。又由於死毒疫苗的最佳保護期約為半年,而我國位處亞熱帶,本病的流行期間可超過六個月,因此如欲使牛群保持最佳的抗體保護狀態,應可考慮每年於春、秋兩季各補強一次。
依據各國的經驗顯示,按疫苗免疫計畫使用疫苗的牛群,雖不能完全避免牛隻的感染與部分感染牛隻的發病,惟經疫苗免疫的牛群,於大流行時間的發病隻數或個別發病牛隻的病情,皆顯著地較未使用疫苗者低,因而經濟的損失大為減少。又依據流行病學資料,本病係須因經昆蟲媒介方能蔓延與傳播,其傳染速度遠不及其他空氣或接觸傳染性疾病,亦即本病流行地區如能馬上補強注射疫苗,雖對已感染但尚未發病牛隻或已發病的牛隻,並無預防或治療效果,但未被感染的其他牛隻仍來得及受到保護,可使疫情蔓延於較短的時間內停止,故仍應考慮使用疫苗,於經濟效益上,較屬有利。
四、病牛看護處置
本病一旦流行,其感染率很高,但患畜如能迅速及正確的加以看護處置,臨床症狀可得到較佳的緩解,死亡率可減至最低,經濟損失也可因而降低。因此當牧場內牛隻出現早期臨床症狀時,正確的看護處置措施如下:
1. 病畜移至陰涼的畜舍或棚架下,避免日曬,維持繫留地面的整潔,保持良好的通風,並充分供應清水及優良的草料。 2. 病畜應給予充分的安靜與休息,應使牛隻盡量避免各種緊迫,諸如日曬、雨淋、缺水、缺料、驅趕、不必要的投藥、人工強迫餵飼等各種緊迫因子。 3. 臨床症狀嚴重之患畜需延請獸醫師給予正確的對症療法,越早控制患畜之炎症反應,其效果與預後愈好。亦即,牛流行感冒為病毒性疾病,針對病原尚無治療對策,但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係以全身性炎症反應以及繼發的低血鈣症為主,牛隻則出現前述發燒、呼吸道症狀或肌肉的控制失調現象,因此本病的對症治療應以非固醇類之抗炎症反應劑為主。如有低血鈣症時,補充血鈣,而必要時,因脫水而輔以輸液支持療法。故個別牛隻的對症治療處方不一,非經獸醫師處方,不但不易得到療效,反易導致牛隻死亡或流產的增加,畜主不可不慎。另一方面,由於病畜的咽喉肌肉可能會麻庳,故投藥時避免口服藥水,以免導致藥水誤入肺臟而引起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