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蝦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治(一)-- 養蝦成功基本功夫
- 內容
飼養環境的考量
我們飼養白蝦以前應先考慮打算設置養殖場四周的環境與氣候。一、氣候的影響,季節改變是否會影響養殖用水的水溫或鹽度,白蝦雖為廣鹽性(0.5%-3.5%)蝦類,仍無法適應驟然改變的溫度及鹽度。二、水源的問題,不論以海水養殖或淡化養殖均應考慮引水是否容易,是否地下水層太深或該區已地層下陷不宜抽水養殖,是否所引進的水的水質穩定。三、傳染源的問題,離最近的蝦場是否太近,離最近的蝦場的排水溝及進水溝多遠,是否共用進水源,原則應該越遠越好。四、鄰近場養殖型態的問題,本場附近的養殖場為何種型態也很重要,是供人釣蝦的娛樂池,是單純養魚場,是魚、蝦混養場,是單純養蝦場,不同的型態會帶來不同程度的人為或動物性出入引起病原傳播。五、污染的問題,是否城市廢水及工業廢水會污染本場,是否抽取的海水或地下水遭受微生物或毒藻的污染。六、蝦池本身的問題,本場養殖的底土化學成分為酸性或鹼性,土質或沙質,地平面的斜度,地下水位的高度均需考慮。
基本生長之水質要求
白蝦一般適宜的養殖水質如下:
日照 無要求 水溫 26-30 ℃ 鹽度 0.5-3.5 % 濁度 25-50 公分 水色 並無要求 深度 1-2 公尺 供水 全池的水量5-40 % /每天 溶氧 大於3 ppm pH 7-9 鹼度 50-150 ppm 二氧化碳 小於 20 ppm 總氨 小於1 ppm 底土的的考量
一般養殖業者最易忽略的為池底的變化。新池子或是剛開始養的池子都不會出問題,因為池子本身的緩衝能力與幼蝦排泄及飼餵量均小。隨著蝦池重複使用或池蝦長大,池底的就開始產生變化,進而慢性削弱蝦的免疫能力引起疾病。以下幾點平時需注意。一、平日檢查池底,可了解引進的水源是否帶有許多沉澱物,是否堆積過多飼料殘渣及排泄(有機物過高會造成池底變成厭氣狀態),是否池底過酸且硫化氫過高(蝦隻快發病的前兆),是否殘留過多化學劑(過度使用化學物質)。二、收穫後處理,應注意底土是否處理或曝曬(刮除表層、每分地加30公斤生石灰,曝曬兩週),三、放養前處理,是否已充分消除底土中前批池內病蝦遺留下來病毒或細菌,應該先引入水源並以漂白粉 300-400 公斤/ 甲地處理,曝曬7-10天後再放養幼蝦。
飼料的考量
現今飼料均經過營養計算較不易出現問題。若是食用同批飼料者都會發生相同問題,則應考慮飼料問題。另外,飼料問題常被其他問題掩蔽,所以蝦隻退料並不一定是飼料問題。飼料本身若不當的存放、或是過期的飼料也會造成生長變慢,外殼上改變,虛弱易病。
蝦苗損失的自我檢查
購買健康蝦苗人人皆知,購買前即應仔細檢查。但當購買的蝦苗運送袋中出現大量蝦苗呈現衰弱或死亡時,應檢查:一、蝦苗本身的問題否,可以顯微鏡檢查蝦苗本身是否體表附著許多細菌,病毒感染否,弧菌症否,肝胰腺脂肪含量及顏色,身體是否有斷鬚、斷腳,缺少附肢,畸形否。二、袋中的水質是否有問題。
蝦苗在場內飼餵的48小時以內死亡應考慮,一、搬運時之不當,二、 夜間低溶氧(應以水車加以克服)及白天午後的高pH造成(水中植物過多,光合作用過盛)。幼蝦池飼養至 30-50天左右,應常以蝦網撈起檢查若發現生長緩慢,應考慮以下原因,一、放養太多(每分地超過3-4萬尾)或飼養不足(提高飼餵次數),二、持續低溫、高鹽(氣候過熱、地下水源缺乏)或持續性低溶氧,三、感染IHHN傳染性皮下急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引起蝦隻體型大小不一,建議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