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台灣動物傳播性海綿狀腦病與狂犬病監測
- 內容
傳播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 TSE)係造成感染動物的腦組織出現類似海綿狀變性病變的疾病,又稱普里昂疾病(priondisease) , 這類疾病包括人的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俗稱狂牛病)、綿羊搔癢症、傳播性貂腦病、鹿與麋鹿的慢性消耗病(或狂鹿症)以及貓科動物海綿狀腦病。各種傳播性海綿狀腦病的致病機序並不完全相同,真正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定致病原為「變性普里昂蛋白質」(prion protein) PrPSc,它不屬於細菌、病毒或寄生蟲,而是一種結構不正常的蛋白質,對熱、紫外線、輻射照射及消毒劑有很強的抵抗性,以一般物理或化學方法並無法將其破壞。由於致病過程相當緩慢,所以一般需要經過數年的潛伏期才會發病。1986 年BSE 首先於英國被發現,目前歐洲大多數的國家、日本、加拿大及美國等陸續發現本病而成為疫區。BSE 的發生除對畜牧產業帶來衝擊外,1996 年發現的人類新變異型庫賈氏症(new variantCJD)更被認為可能和曾經食入感染牛海綿狀腦病的牛製品有關,其在人畜共通傳染病防治上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狂犬病是古老且重要的人畜共通的疾病,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都可感染,主要經咬傷後自傷口感染,病毒進入體內經過長短不一的潛伏期後,最後到達中樞神經,引起嚴重的神經傷害,繼而造成肌肉麻痺、昏迷和死亡。本病病原為桿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之yssavirus 病毒屬。病毒顆粒大小為75 ×180 nm,形如砲彈狀,具外膜,病毒核酸屬於線狀單股RNA病毒。犬隻的潛伏期平均為3 至8 週,發病後約5至7 天死亡。臨床症狀可分為前驅期、狂躁期及麻痺期,狂躁期犬隻呈現興奮、流涎、無目的吠叫及狂暴,有些病犬症狀不明顯或無此期表徵而進入第三期,病犬咽頭肌肉麻痺,下顎麻痺開口流涎無法飲食,最後陷入昏迷而死亡。人的臨床症狀: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位有異樣感,然後會出現麻痺及飲水時有吞嚥困難的現象,見到水即誘發咽喉部肌肉之痙攣,即所謂恐水現象,且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之情形,最後因呼吸麻痺而導致死亡。本病為古老之疾病,幾乎分佈於全世界。台灣早年亦有本病發生,經各方努力後目前為亞洲地區極少數非疫區國家之一。據2001 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