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病歷問診
(1) |
地區性環境有吸血性節肢動物及壁蝨等。 |
(2) |
純種牛或由非疫區新引進的牛隻,其感受性較本土種或混種牛隻高。 |
|
成牛較年輕牛易感染。 |
(3) |
發病前置因子如;氣候改變、體力耗盡後、懷孕、榨乳、運輸或其他吸血寄生蟲的感染等。 |
|
|
|
2. |
臨床檢查
(1) |
發高燒(至 41℃)。 |
(2) |
貧血。 |
(3) |
食慾不振。 |
(4) |
黃疸。 |
(5) |
脫水。 |
(6) |
呼吸及心跳速率增加。 |
|
|
|
3. |
血液學檢查
(1) |
由週邊血液採血分別作薄/厚抹片,採血可由耳靜脈、尾靜脈或頸靜脈。以 Giemsa 染色後鏡檢找蟲體。 |
(2) |
PCV 值低,血漿呈黃色表示病畜有貧血及黃疸的現象。 |
|
|
|
4. |
血清學試驗
(1) |
間接螢光抗體染色法(IFA test)。 |
(2) |
酵素結合免疫吸附法(ELISA)。 |
|
|
|
5. |
病理解剖
(1) |
心臟外觀蒼白、鬆軟。 |
(2) |
黏膜呈黃疸現象。 |
(3) |
脾臟腫大。 |
(4) |
膽囊阻塞。 |
(5) |
心外膜及心包膜有瘀斑樣出血。 |
(6) |
肝臟有黃色或棕色斑點,中等程度腫大。 |
|
|
|
6. |
組織抹片
(1) |
新鮮臟器,表面乾淨,直接作塗抹片,以 Giemsa 染色。 |
(2) |
剛死亡動物可由肢體末端採血,直接作血液抹片。 |
|
|
|
7. |
組織病理學觀察
(1) |
明顯的血鐵質沈著。 |
(2) |
脾臟腫大、鬱血。 |
(3) |
從所有組織的血管內都可能見到紅血球被寄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