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歷年來在台灣發現之家畜傳染新病例與病原分離研究概要
- 內容
- 本所主要業務為動物衛生保健及疾病防治技術的試驗研究,尤其應注重於動物傳染病之疫學調查及病性鑑定,俾能迅速診斷病因,控制疾病之蔓延及施行防疫對策。個人於民國40年來所服務爾來40餘年直接參與各種動物疾病之診斷與病因調查,欣逢本所改制30週年佳慶,特將有關本所研究人員所得業績報告於后供為今後家畜衛生防疫之參考。
1.黃文池及林再春等於民國47年(1958)年首次在宜蘭縣發現豬傳染性胃腸炎病例。
2.民國50年(1961)6月,由呂榮修及劉燃炎等由凝集價1280倍,補體結合抗體價250倍之乳牛(#152)1頭子宮首次分離到牛布氏桿菌(Brucella abortus)而證實本病在台灣發生。
3.民國53(1964)4月,呂榮修等由台北巿病例初次分離到麻州型(Massachusette type)雞傅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成功。
4.民國53年呂榮修等在陽明山病例初次分離到雞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證實雞傳染性可利查(Infectious Coryza)在台灣發生。
5.民國55年(1966)1月,謝竹茂、 陳由昌等首次從雞慢性呼吸器病(CRD)分離到Mycoplasma gallisepticum成功。
6.民國57年(1868)呂榮修等報告本省自民國53年(1964)至民國57年在雞群流行之雞葡萄球菌症病例,對本病之發生及分離菌之主化性狀加以分析。
7.民國56年(1967)高光炎、詹益波等首次報告,在民國55年4月,進口雞發現發生雞大腸菌症。
8.民國58年(1969)謝快樂、李永林等報告在台灣所發生之禽病疫學調查,證實雞馬立克病及雞腦脊髓炎在台灣流行,同時由鴿、雉雞、及鴨首次分離到新城病病毒。
9.民國58年(1969)12月呂榮修等在台灣台北縣初次發現豬赤痢病例,並從下痢便分離到病原菌Campylobacter jejuni。
10.民國59年(1970)呂榮修與謝快樂等報告於1966年8月,在台北縣首次從2週齡病雞分離到雞里奧病毒(Reovirus)並分析病毒性狀。
]1.民國60年(1971)呂榮修等在高雄縣湖內鄉首次發現小鴨之病毒性肝炎,推測死亡隻數達100萬隻以上,由病死鴨分離到小型核醣核酸病毒(Picornavirus)。
12.民國60年(1971)7月呂榮修等開始以鴨病毒性肝炎耐過鴨血清在本省各地注射小鴨,於民國61年底成功的控制本病的流行。
13.民國60年(1971)林光榮、邱朝齊等首次報告由牛乳房炎分離到無乳鏈球菌與黃金色葡萄球菌係感染乳房炎主要病原菌。
14.民國60年(1971)黃智明與鍾明華等首次報告由雞、火雞、鴿、金絲雀、及麻雀分離到禽痘病毒。
15.民國61年(1972)4月呂榮修等在淡水某雞場首次發現雞弧菌性肝炎(Avian Vibrionic hepatitis)並分離到(Campylobacter jejuni)。
16.民國61年(1972)5月呂榮修等在淡水某雞場3週齡土番鴨首次發現鴨流行感冒,分離之鳥類流行性感胃病毒於1979年命名為(A/duck/Taiwan/72/H6Nl),本病之死亡率為75%。
17.民國62年(1973)陳清等首次報告從豬萎縮性鼻炎患豬鼻腔分離到Bordetella bronchisepticus。
18.民國62年(1973)呂榮修等在台灣首次發表雞脂肪肝出血症候群(Fatty liver hemorrahagic syndrome),其病因係由於飼料中之菜子粕OZ-T(Goinrin)高達0.01%而引起本病。
19.民國62年(1973)呂榮修等首次開發研究鴨病毒性肝炎活毒疫苗成功,所用疫苗株係由美國黃任博士於1972年贈送之5886弱毒株供用。
20.民國63年(1974)邱朝齊、林光榮、黎南榮首次報告從美國進囗種牛(1973)發生牛傳染性角膜炎,同時亦分離到Moraxella bovis。
21.民國63年(1974)邱朝齊、林光榮、黎南榮首次報告淡水酪農區之小牛大腸菌症。
22.民國63年(1974)呂榮修等在台灣省畜牧獸醫學會首次報告鴨結核病病例。
23.民國64年(1975)4月林敬覆、邱朝齊等首次報告肉用小牛發生牛傳染性鼻氣管炎並分離到病毒。
24.民國64年(1975)陳清等首次從豬流行性肺炎分離到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及M.hyorhinis,民國65年(1976)蘇杰夫等亦自病豬分離到該菌並加以鑑定證實為M.hyopneumoniae及M.hyorhinis,同時亦研製診斷用CF抗原。
25.民國64年(1975)呂榮修等在台灣省畜牧獸醫學會首次報告家兔鼻性呼吸病(Snuffle症)並分離到B.bronchisepticus及P.multocida。
26.民國65年(1976)呂榮修、松前昭宏、中獺安清等首次從AR病豬鼻腔分離到Aspergillus fumigatus,並證實該菌能產生Mycotoxins。
27.民國65年(1976)呂榮修等在台灣北部首次發現雞包涵體肝炎之發生病例,並由肝分離到腺病毒(Adenvirus)。
28.民國66年(1977)鍾明華報告於1973年以來陸續從牛下痢及鼻汁中首次分離到牛腸內病毒。
29.民國68年(1979)1月謝快樂、李永林、呂榮修等共同發現首次發生在高雄縣的雞傳染性喉頭氣管炎病例,並探討其病毒性狀。
30.民國68年(1979)4月賴秀穗、陳忠松等首次發現從瑞典進口種豬在檢疫站發生水包性囗炎病例,並全部燒燬。
31.民國70年(1981)呂榮修等首次發表1975~1976年流行於豬腸道病毒之感染病例,分離病毒之血清型均屬第6型。
32.民國70年(1981)呂榮修與王金和首次發表雞與鴿之白色念珠菌症。
33.民國68~69年間呂榮修等首次發現肉雞肌胃潰瘍及糜爛症,查其病因係由飼料中之魚粉而來。
34.民國71年(1982)呂榮修等在本省首次證實鵝病毒性腸炎耐過血清具有免疫效力,並注射養鵝戶221戶60萬隻次。
35.民國71年(1982)7月呂榮修等首次報告正番鴨感染鵝病毒性腸炎,並證明病毒相同。
36.民國71年(1982)8月呂榮修等首次開發成功鵝病毒性腸炎活毒疫苗,並緊急應用於種鵝全面預防接種60萬隻以上。本項研究榮獲台灣省政府農業研究發展獎勵榮列二等獎。
37.民國71年(1982)呂榮修等在台南縣佳里鎮首次發現牛冠狀病毒之發生病例。
38.民國72年(1983)呂榮修等首次報告1980~1981年在台南及高雄縣發生雞傳染性華氏囊病並分離到病毒。
39.民國72年(1983)呂榮修等首次報告,70年l0月在台中縣發現鴨梭菌毒素引起之背中毒症病例,原因是Clostridium butulinum C型毒素污染虱目魚肉引起。
40.民國72年(1983)呂榮修等報告開發新城病診斷用紅血球凝集抗原並使其成品化成功。
41.民國72年(1983)呂榮修等首次報告犬小病毒性腸炎病毒之分離與鑑定。
42.民國72年(1983)呂榮修等報告1980年分別在嘉義縣及台北巿首次分離到犬布氏桿菌 (Brcella canis) 證實台灣犬隻有布氏桿菌病,對公共衛生上的關係至大。
43.民國71年及72年(1982~1983)李永林與呂榮修等首次發現由Salmonella typhimurium引起之肉鴿副傷寒病例。
44.民國71年(1982)呂榮修等首次發現雞產蛋率下降症(EDS-76)並自病雞分離到血球凝集性病毒,此後開發診斷用凝集抗原及不活化油質疫苗成功,本項研究榮獲台灣省政府農業研究發展獎助榮列一等獎。
45.民國71年(1982)蘇杰夫等首次報告台灣牛隻感染麥可菌(黴漿菌)病例並分離到Mycoplasma bovirhinis等多種麥可菌及細菌。
46.民國72年(1983)蘇杰夫等首次報告台灣山羊、綿羊分離到Mycoplasmatales菌株,證實在本省污染甚廣。
47.民國69~72年(1980~1983)呂榮修等首次發現由R群(I型)與S群(II型)鏈球菌引起之豬化膿性腦膜腦炎。
48.民國73年(1984)呂榮修等首次發表在桃園縣及雲林縣養豬場豬化膿性棒狀桿菌症集體發生病例"
49.民國73年(1984)邱仕炎所長與呂榮修等首次發表牛流行熱(Bovine Ephemenl Fever)病例之病毒分離成功,同時亦開發活毒及不活化疫苗並使其成品化,本項研究榮獲台灣省政府農業研究發展基金發明獎榮列一等獎。
50.民國73~74年(1984~1985)呂榮修等分別在台南及雲林縣發現牛腺病毒感染症並分離到腺病毒成功。
51.民國74年(1985)8月間呂榮修與李淑慧等首次報告火雞出血性腸炎病例。
52.民國75年(1986)3月呂榮修等首次發表Salmonella typhimurim引起之犢牛敗血症。
53.民國76年(1987)呂榮修等首次從結核病陽性牛分離到牛副結核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54.民國75~76年(1986~1987)呂榮修與鄺懋勁等初次從山羊結核菌素反應陽性山羊分離到(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55.民國76年(1987)呂榮修與楊喜吟等首次發現豬細胞巨大病毒感染症(Porcine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56.民國76年(1987)潘英仁博士與呂榮修、邱所長仕炎等在台灣北部地區由土雞首次分離到Ureaplasma gallorale,此為世界上繼日本第二次分離成功例。
57.民國77年(1988)呂榮修等首次發現犬小病毒與犬腺病素2型混合感染病例。
58.民國77年(1988)呂榮修等首次報告,1985年在嘉義縣牛非化膿性腦炎病例分離到牛丘疹性口炎病毒。
59.民國78年(1989)呂榮修等首次報告1986~1987年,在台灣各地爆發流行牛傳染性鼻氣管炎,並研究開發不活化疫苗使其成品化成功。本項研究榮獲台灣省政府農業研究發展基金發明獎榮列二等獎。
60.民國79年(1990)l1月,鄺懋勁等首次從本所撲殺之TB牛中分離到牛第四型疱疹病毒(BHV-4)。
61.民國79年(1990)呂榮修、林地發等在台灣首次發現小鴨軟腳及短嘴病由鴨小病毒所感染。同時也研究開發鴨小病毒與鴨病
62.民國79年(1990)呂榮修等首次在嘉義縣及屏東縣從牛非化膿性腦炎病例分離到牛茨城病病毒(Ibaraki virus)成功。
63.民國80年(1991)呂榮修等首次台灣各地牛下痢病例以HRT-18細胞分離到牛冠狀病毒成功。
64.民國80年(1991)呂榮修等在台灣首次發現雞腫頭症候群(Swollen-Head Syndrome)新病例並分離病毒成功。
65.民國80年(1991)8月呂榮修等首次在宜蘭縣發現雞傳染性貧血因子(Chicken Anemia Agent, CAA),並於民國81年(1992)年分離病毒成功。
66.民國80年(1991)呂榮修等首次從小豬下痢症分離到豬輪狀病毒(Rotavirus)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