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病歷: |
|
北部金山某肉鴨場,約 1,000 隻土蕃鴨 90 日至 120 日齡,自 83 年 3 月初突然大量死亡,每日約死亡 30 ~ 40 隻,病鴨呈軟腳、沉鬱及下痢等症狀,雖經廣效性抗生素治療,仍告無效。 |
|
|
二、 |
肉眼病變: |
|
1. |
小腸腸管膨脹、漿膜面出血點散發、內容物發腥臭,內含褐色血水、壞死細胞碎片及粘液(圖 1)。 |
2. |
腸管內容含鮮血及泡狀黃褐色粘液樣物。 |
3. |
小腸後段粘膜剝離、一層暗紅色砂粒樣偽膜附著(圖 2)。 |
4. |
其他臟器無可見病變。 |
|
|
|
三、 |
組織病變: |
|
1. |
腸黏膜塗抹片:可見大量球蟲卵囊,及長桿菌。 |
2. |
小腸:
(1) |
瀰漫性壞死灶,未脫落之粘膜上皮細胞內可見球蟲卵囊及配子體等寄生。 |
(2) |
粘膜上皮嚴重脫落、纖維素性滲出物與脫落之腸上皮細胞混合聚集於腸腔內,異嗜球及長桿菌浸潤於壞死脫落之粘膜表層。 |
|
3. |
環狀帶集淋小結:局部壞死及出血,異嗜球及單核球浸潤於壞死區周圍。 |
|
|
|
四、 |
微生物檢查: |
|
1. |
腸內容之球蟲卵囊經芽胞化後,鑑定為 E. danailova(圖 4)。 |
2. |
腸內容經厭氣培養可分離出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菌。 |
|
|
|
五、 |
診斷: |
|
鴨球蟲併發壞死性腸炎(Coccidiosis with Necrotic Enteritis in Duck)。 |
|
|
六、 |
討論及重要參考文獻:
1. |
本病例之球蟲經鑑定為 E. danailova 以寄生小腸為主,其毒力極強。 |
2. |
球蟲大量寄生破壞腸管上皮細胞,除引起大量出血外,亦會使腸內梭菌大量增生,而導致壞死性腸炎之發生,故治療球蟲症時亦應考慮壞死性腸炎之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