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 痘 與 大 腸 桿 菌 混 合 感 染 症
- 內容
一 、
病 歷 :
本縣某仿土雞場,飼養約7000隻,於86年6月中旬陸續發現雞隻頭部出現多發性灰白色小結節,並漸呈暗紅色結痂等痘瘡病徵;發病雞於臨床上並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衰弱甚至死亡等情形。疫情持續達一個月,畜主才送本所檢驗。
統計該場發生率為43%;死亡率達10%。其雞痘免疫情形:小雞於十日齡翼膜穿刺接種雞痘病毒疫苗一次。二、
肉眼病變: 外 觀: 流淚、單眼失明;於雞冠、眼瞼及肉垂等部位出現多發性灰白色痘斑至暗紅結痂病變(圖1, 3)。 消化系統: 於口腔喙緣部、舌頭及近喉頭出現乳黃色乾酪物蓄積。 呼吸系統: 肺臟表面及切面均可見灰白小結節樣物;氣管黏膜表層有白色多發性圓形斑塊病變(圖2)。
心 臟 : 心臟外覆黃白色纖維素膜,呈心包膜炎。 肝 臟 : 表面有白色不透明偽膜,並多發灰白色壞死點。 三、
組織病變: 肉 垂: 表皮呈局部潰瘍,部份上皮細胞增生、腫脹及海綿樣變性,可見嗜伊紅性之質內包涵體(圖4)。 氣 管: 黏膜上皮顯著增厚,並可發現細胞質內包涵體;部份上皮黏膜壞死脫落,並有淋巴球浸潤。 肺 臟: 可見多發局部壞死灶,於壞死灶周圍並出現多核巨噬細胞,經PAS染色呈陰性反應。 其 他: 在肝臟、脾臟實質可見局部多發性凝固樣壞死。
四 、
實驗室檢驗 : 細菌培養分離: (1) 採肝、脾、肺等臟器釣菌培養於下列等四種培養基,經37℃,24小時結果: 1. Blood agar上呈白色圓形之菌落。 2. MacConkey agar上呈白色圓形之菌落。 3. EMB呈圓形黑綠色菌落並出現金屬光澤。 4. XLD上產生明顯之黃色菌落。 (2) 以Gram stain為陰性短桿菌。 (3) 經生化鑑定為Escherichia coli。 五 、
診 斷 : 雞痘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症(Fowl Pox and Colibacillosis in Chickens) 六 、
類症鑑別 : 痘病毒在雞引起的病灶主要有皮膚型及黏膜型;如黏膜型雞痘須與其他家禽呼吸器疾病做區別診斷。
於家禽導致氣管組織傷害之病毒性疾病有Pox-ILT-IB及ND等。七 、
預防及控制 : 1. 建議清除雞舍週邊雜草,噴灑殺蟲劑以驅除蚊蟲、雞糠蚊等吸血性昆蟲,可減少本病傳播機會。 2. 儘量將發病雞隻隔開飼養,並同時投予有效藥物,以預防細菌二次性併發感染,減少死亡率。 3. 改善會刺傷雞體之鐵絲籠網,及器具之維護,並防止雞蝨等外寄生蟲和野禽的侵入。 4. 應確實做好雞痘疫苗預防接種。 八、
討 論 : 1.
皮膚型雞痘在臨床上主要於雞冠或體表皮膚發痛狀凸起及潰瘍;黏膜型雞痘可於上呼吸道、上消化道出現病變,以致雞隻呼吸困難或食慾不振(不能吞嚥飼料等), 常造成雞隻死亡率增加。 2.
於眼部之痘變常引致眼淚增多、結膜充血,嚴重可能因細菌的二次感染而造成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