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台灣牛流行熱血清抗體調查
- 內容
牛流行熱(bovine ephemeral fever)又稱暫時熱,病原為桿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牛流行熱病毒(BEFV),經由蚊子、庫蠓等昆蟲媒介傳染,所引起之牛病毒性疾病,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亞洲、中東及大洋洲等地[9]。主要症狀包括有雙波或多波發熱、顫抖、食慾不佳、眼、鼻有分泌物、流涎、呼吸困難、瘤胃鼓脹、抑鬱、跛足、僵硬及產乳量突然降低等[5,7,8]。亞熱帶地區發生季節約為夏天至早秋,通常6 個月至2 歲齡牛隻最易受感染而發病。臺灣曾於1967 年、1983 至1984 年間、1989 至1990 年間、1996年及1999 年爆發過5 次大流行,皆造成相當大的經濟損失[1,2,4,6]。過去本病呈現週期性爆發流行的現象,但是現今疫情爆發間歇期漸漸縮短,每次疫情之發病期逐漸延長,臨床症狀也較過去嚴重[6]。根據調查報告發現,1996 年疫情爆發初期,自7 個縣市採樣472 頭牛隻其血清中和抗體力價平均值祇有4.9[6],探究其原因為農民疏於防範而未施打疫苗, 而使彼次流行感染率達13.6%(14,973/110,247) 致死率高達11.3%(1685/14973)。而1999 年9 月份自10個縣採樣牛隻血清中和抗體力價測定結果,7%(24/321)抗體呈陰性,93%(297/321)抗體呈陽性,但是所有待測牛隻抗體力價皆低於32,而不具有保護效力,因此待颱風過後,10 月份即爆發大流行。其中以高雄縣疫情最為嚴重,發生率為0.05% (525/9593)死亡率1.21% (116/ 9593) [3]。由於牛群抗體分佈表現,與疫情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為提供疫情的預警,針對國內乳牛逢機採樣進行血清抗體力價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