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華氏囊病及其疫苗使用計畫
- 內容
傳染性華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Birna病毒科所引起的傳染病,以雛雞的淋巴組織,尤其是華氏囊為主要攻擊器官,但其他淋巴組織如脾臟、胸腺、盲腸扁桃等亦會受侵害。3週齡以內小雞感染後會有輕重不一的免疫抑制現象,使雞隻降低或失去產生抗體的能力,致雞隻增加對其他病原的感受性。而3週齡至8週齡之雞隻感染後有臨床病徵或死亡之發生。目前,在全世界主要的養雞地區都有本病發生的報告,本省早在1980年由呂及謝確認本病,並自1981年起自國外引進疫苗來控制本病。但由於疫苗並未普遍使用或使用不當,因此時有IBD病例發生。而在1992年更發生高病原性IBD的大流行造成養雞業者嚴重之經濟損失。
臨床病徵
本病之發生經過為急性、突發性,病雞經過2-3日就死亡。死亡率可高達20%,通常在5%以內,但發生高病原性IBD則死亡率亦高達約70%者。傳播快速。發病初期可發現小雞不喜走動,精神欠佳,食慾不振,羽毛失去光澤,尤其在泄殖腔周圍之羽毛被下痢便所沾污。啄肛、血樣下痢。病情較重之小雞無法站立,多蹲下或側臥,不斷哀鳴,縮頭嗜眠,至末期呈現脫水、震顫,血樣下痢,本病之發病率在0-50%,但病程短,很快就會恢復,約10日後即復原。
病理所見
本病之主要病變在華氏囊,其他臟器之變化依病例而異。華氏囊發生腫大(有時大2-3倍)、帶黃色。感染後約3-4日,因覆蓋華氏囊表面的漿膜呈顯著的水腫,似被果凍狀物所包圍。華氏囊腔內可見少量之淡黃色黏稠物,或有乳酪樣滲出物,皺壁呈水腫,黏膜可見到出血點或全面出血。感染8日後,華氏囊的顏色會逐漸恢復至原有的色彩,但會萎縮,至8-12日只剩正常大小的1/4至1/8。
除了華氏囊之病變外,在大腿部及胸肌也常見出血點或出血斑,腺胃增厚及出血,在盲腸扁桃有時會腫大及出血。另外胸腺、泄殖腔及脂肪組織偶也可見點狀或斑狀出血。
雞隻感染IBD病後24-36小時即可在華氏囊見到淋巴球發生核破裂及核皺縮等病變,及網狀內皮細胞及巨噬細胞之增生,ㄧ些異嗜球之浸潤,及漿細胞之出現。接著有淋巴球之壞死及失去正常淋巴濾泡的皮質與髓質構造,及淋巴濾泡間之水腫或部份病例並伴有出血,此水腫大致發生在感染後3-5天。當華氏囊萎縮時,淋巴濾泡中心完全失去實質細胞,形成囊狀空隙(cyst),淋巴濾泡周圍結締組織增生。華氏囊上皮細胞呈不規則皺摺狀。
傳統IBD病毒
本病病毒在1969年首先由美國Winterfield分離且被認為只有一種血清型並只感染雞。但後來發現火雞、鴨及雞皆可分離到第二血清型IBD病毒,且發現美國雞群普遍具有對此二種血清型病毒的抗體。目前認為只有血清1型病毒會引起雞的臨床病徵,而以血清2型IBD病毒來免疫雞隻並無法防禦血清1型IBD病毒的攻擊。
變異型IBD病毒
雖然雞隻普遍實施IBD疫苗接種,但在美國仍發現許多IBD病例,並在1984-85年開始由具IBD抗體的雞隻分離到一些抗原性與以往的傳統株不同的IBD病毒株,這些新毒株被稱為變異株(variant strains)。雖然其抗原性和傳統株有顯著不同,但仍然屬於血清1型IBD病毒。感染變異株病毒的雞隻通常無臨床症狀,但有免疫抑制現象發生,感染雞隻華氏囊因病毒蛋白質VP2的作用引起淋巴球自殺導致急速萎縮但很少伴有炎症反應。雞隻雖然以由標準株製成的IBD疫苗免疫但仍然無法阻止變異株病毒的感染及造成華氏囊的傷害。因此美國現在有些疫苗公司已製造混合有標準株及變異株的IBD疫苗。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有變異株存在的報告,台灣亦無證據顯示有此種變異毒株的存在。
高病原性IBD
自1987年起在歐洲國家如荷蘭、比利時、英國等先後發生較以往毒力更強的所謂高病原性 (very
virulent 或 highly virulent)所引起的IBD,非洲的埃及在1989年亦有類似的報告。在亞洲、日本(1990)
、韓國(1991)亦先後爆發本病,台灣在1992年也先後在各地發生此種高死亡率的IBD病例。此種高病原性IBD病毒(VVIBDV)在抗原性上仍屬於血清第1型的標準病毒,但是卻有較高的毒力,而引起較以往為高的死亡率。不同抗原性IBD病毒其病原性不同如下表:
病原性 血 清 型 Ⅰ Ⅱ 傳統株 變異株 高病原株 死亡率 中 無 高 無 免疫抑制 中 高 高 無 由於疫苗廣泛使用的結果,經常存在於體內的抗體迫使病毒遺傳特性發生改變,再加上病毒本身基因體為兩段,而增加了IBDV基因體變異的機會。因此,除了傳統IBDV外,目前至少還包括了變異株及高病原性毒株。前者雖然毒力降低,依理應容易為抗體所消滅;但不幸地,它利用抗原性的改變,致使用傳統毒株做成疫苗免疫產生的抗體對它的中和作用大打折扣。而後者的抗原性並沒有太大改變,照理說它容易為使用傳統疫苗產生的抗體中和,但它利用增強毒力的方式,增加在體內散播的能力,進而逃避抗體的捕捉。因此,病毒變異後,目前已知有上述兩類毒株留下來。IBDV從1962年到現在已近40年。上述分析結果顯示,在這段歲月裡,我們已可清楚看到IBDV演化的痕跡。
免疫計畫
因為禽類的華氏囊是B細胞(和抗體產生有關)成熟的器官。當IBD病毒感染雞隻時,病毒從感染部位到達華氏囊,感染未成熟B細胞時,在其內增殖並將其破壞。因此,在華氏囊內這些未成熟的B細胞可能被病毒殺滅殆盡。當雞隻愈早感染IBD病毒時,華氏囊愈早受到破壞,致使雞隻失去對疫苗或其他病原的抗體反應。所以IBD免疫計畫重點在於讓雞隻的華氏囊愈早受到保護愈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考慮兩種方法進行。首先是雛雞在1日齡時即給予疫苗注射,誘發主動免疫。但是因為此時雛雞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且疫苗注射後往往需要2-3週左右才有足夠的抗體產生。在這段期間若有野外毒感染就非常危險。其次,為了能保護雛雞在上述抗體空窗期的華氏囊免受病毒的感染破壞,可以利用來自種雞的移行抗體以保護雛雞。因此,IBD免疫計畫設計時,應考慮讓種雞擁有高的抗體價,從而可以保護雛雞華氏囊約2-3週之久。
移行抗體可以有效保護雛雞,但如果在移行抗體還高的時候,接種減毒弱毒疫苗時,也可能因為疫苗毒被抗體中和,致無法引起抗體反應。由於雛雞移行抗體多少有高低的差異存在,尤其在移行抗體高低差異極大時。在任何時間免疫,有部份雞隻將無法有良好的免疫反應。所以若能引進移行抗體均勻的雛雞群最為理想。如此,將可免除疫苗注射時間的困擾,但事實上可能有其困難。為了克服移行抗體對雛雞疫苗接種效果的干擾,可以考慮使用中間毒的疫苗。此疫苗株具有較高的病原性,在體內散播的速度較快,較容易逃脫抗體的追擊到達華氏囊增殖,引起免疫反應。但因其毒力較高,對華氏囊內B細胞的破壞力也相對提高。另外,目前市售中間毒疫苗,毒株的病原性差異甚大。因此,在使用時,一般多推薦在2週齡之後使用較安全。其次,可以考慮使用不活化油劑疫苗。此種疫苗抗原含量較高且為油質所包圍,可以避免抗體直接中和。因此,有機會持續刺激免疫細胞產生良好的免疫反應。只是使用較不方便。
結 論
由於本省已為IBD高度感染地區,所以良好的免疫計畫是必需的。但是良好免疫計畫的擬定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如雞場的衛生管理狀況,使用疫苗的種類,品質及投予的途徑,尤其是移行抗體的高低與均勻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免疫的成效。因此,目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免疫計畫適用於全世界每一個雞場。由於IBD病毒對環境抵抗力高,當病毒入侵一個雞場後,將很難把病毒完全消滅。所以能持續維持雞舍的整潔亦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亦即隨時維持低病毒劑量。如此,雖然雞隻受到感染,但感染不會成立,也不會造成發病。對本病的防治將有很大的幫助。